返回 第79章  我在平昌的知青岁月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79章[1/3页]

  一九七六年的春节来到了,基建队放假五天,队员们回到各自过年。▲WWW◇shulouba●CC〃

  大年三十这天,炊事员刘国成邀请我中午到胜利一队他家吃年饭。

  刘国成家在一队的山梁上,三间土坯房,从屋子里的摆设看出家境较为贫寒。家中有妻子和两个读小学的孩子。

  对我这个知青的到来,他们全家表现出十分的热情。

  那年月平昌的乡亲们生活十分艰苦,平时一日三餐都是菜叶稀饭。全年只有年三十这天酒肉堆满桌上放开肚子吃喝。

  刘国成夫妇俩将我让到上席,说:“小董你是重庆来的贵客,全家感到高兴,所以你今天一定不要客气哈。”

  先上桌的是用面粉制作的点心,刘国成不愧为厨师,这些点心十分可口,样式也不少。

  我也不客气,一个接一个连吃八个,肚子也吃饱了。紧接着又揣上色香味齐全的烧白、炒肉丝、排骨。主人家一个劲的往我碗里挟菜,一会儿将肚子胀得滚圆。乘人不注意,连松了三扣皮带。

  饭后吹了会龙门阵,便起身告辞。我将5元钱和5斤全国粮票交给刘国成表示感谢。他坚决不收。只有悄悄的压在桌子上面的碗下才离开。

  从刘国成家下来回生产队,路过一队公猪圈,旁边知青住房门开着,我停下来站在门边问:“有人吗?”

  “哪个?”胡金秀应声从里屋走出来,见是我。

  “是小董呀,进来坐!”将进门旁灶门前的小板凳递给我坐下。

  她刚洗完头发,用梳子梳理长长的秀发。

  “你在哪家吃的饭?”她问我。

  “你们一队刘国成家。”我又说:“你们生产队的人很热情,待知青不错。”

  “我也有这样感觉,中午我在认的舅舅家吃的,生怕我没吃好,一个劲的往你碗里掂菜。”她说道。

  一队知青屋地势较高,坐在门口视野开阔。天空那么蓝,那么高,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人“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阳光下东升大队后面的主峰梁英台上的参天大树,显得格清晰翠绿。

  胜利一队知青住房有三间,从外面进门这间是厨房,左边一个大灶,旁边放着水缸和碗柜,房间挺宽敞。这间屋里还有三个门,左边的门通往猪圈。右边的门里这间屋里堆放柴禾。正对着的这个门里是知青宿舍,里面放着一张床各一个没刷油漆的写字桌,墙上贴满文革时期的画报。这些家具都是以前的男知青郭树成调走后留下来的。

  一队知青屋在山里单家独户,隆冬季节,出门伸手不见五指。对大城市来的女知青那绝对是胆子不了门都出不了。wWW.δんūLǒμΒà8.CóΜ

  小胡说同屋的女知青杜忠惠回重庆探亲走后,每次回生产队,晚上都要请队里的姑娘来陪着,方能入睡。

  王家柱书记的小儿子从梁上下来,请我到他家吃晚上的年饭。与小胡告别后随王书记的小儿子一道去他家。

  书记家座落在胜利一队山顶,树丛族拥的四合院,木屋瓦房。住着三家同性的族人。王书记有两女一儿,大女儿已出嫁。

  王书记的妻子已是四十开外的人,在家的一儿一女尚小,家中仅书记一个劳动力,加上

第79章[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