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十四章 青城山[1/3页]
痴狂子留下的玉牍中对青城山也有较详细的描述,青城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方,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中国道教发祥地之一,又是道教十大洞天之第五洞天,名为“宝仙九室之洞天”,有着悠久的修真历史。青城山背靠岷山,俯临平原,以大面山为主峰,重峦叠嶂,青城山有三十六峰、八大洞、七十二小洞、一百零八景。
青城山自古有道风仙气,从古至今有无数修真人士留踪青城,被尊为神仙洞府、羽士修真之圣地。青城山最早的修真门派为青城山修真派,属于内丹修炼的派别,相传起始于轩辕黄帝时的宁封子,他当时就在青城山修真,曾向黄帝传授御风云的“龙之术”,黄帝筑坛拜其为“五岳丈人”,后世之人也称呼宁封子为青城丈人,称青城山为丈人山,宁封子在青城山时收了李八百等几名弟子传授《青城秘录》、《大道玄指》、《青城玉房诀》等修真功法,他的后世徒子徒孙依托青城山进行修炼逐步形成了青城修真派最初的雏形,然而现在这些修真功法大多基本上都已失传。wWW.δんūLǒμΒà8.CóΜ
但真正奠定青城山道教名山地位的是张道陵,他于东汉顺帝初年入蜀居鹤鸣山修道,他最初修炼的是黄老道,而后他创立了五斗米道,又称天师道、正一道。鹤鸣山与青城山毗邻,而青城山仙灵之气更足,于是张道陵从鹤鸣山转至青城山修炼并设坛传道,张道陵来到青城山之后收编了宁封子的部分徒子徒孙,融合了部分宁封子传下来的修真功法,建立了青城山道教的基础。
隋唐时期统治者对道教很扶持,这一时期的青城山从山下长生宫至山顶上清宫十余里,就有道观数十座,并在此期间兴建了建福宫纪念宁封子。最初修建的道观大多数都已毁坏,现存的道观基本都已经过大大小小的翻修过,目前青城山上主要有建福宫,太清宫,上清宫,丈人观,老君阁,玉清宫,祖师殿,圆明宫,朝阳洞,天师洞等道观。
青城山道教从张道陵创天师道正一派,经历了东晋时期以陶弘景为首的上清派,然后是形成于北宋年间流行于元朝的清微派,以及北宋间的丹鼎派南宗,从元朝开始的全真道龙门派,现在基本都融入于目前的全真教龙门派。后人将围绕青城山进行修道的道教派系全部统称为青城派。青城派是道教内丹修炼的流派,但由于融入了部分青城丈人传下来的修真功法,同时融合了各个时期的修道派别的修炼功法,所以在道教丹道修炼流派中,青城派丹道可谓独树一帜。
想到青城
第十四章 青城山[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