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一章 出处  大魏春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十一章 出处[3/3页]

  家堡的乡民全部发动了起来:有拿锯的,有拿铁铲的,有拿绳子的,有抱坛子的,还有几个背着柴。

  李松的副手正在那里安排:你们去铲雪,你们往庄墙底下运,你们烧雪,用来浇墙……

  听了一阵,李承志心里一乐:谁说古人智商不高?

  自己只是简单一提,李松就能举一反三,知道用热水粘冰,更能知道先用雪盖墙,再往上面浇水……

  等他们安排完,李承志才走了过去,朝李彰招了招手。

  李松这两个儿子,完全继承了李松的基因,身高足有一米九,壮的跟狗熊似的。

  不过要论头脑,好像比李松差了不少,经常见李松又打又骂,说他们是蠢货……

  “郎君!”李彰恭恭敬敬的行了个礼。

  “你爹呢?”

  “去了书房?”

  去了书房?

  怕是去翻《三国志》了吧?

  真是闲的,放着正事不干……

  李承志嗯了一声,黑着脸往书房走去。

  还没到书房门口,就见李松捧着一本书走了出来,看到李承志,惊喜的说道:“这书里只有寥寥几语,说的实在太含糊,仆怕将这浇水固城之法弄错了,正想去找郎君请教……”

  李承志眼睛一瞪。

  什么意思,还真找到出处了?

  胡保宗不是说没有吗?

  他压下惊疑,伸手接过了书。

  上面虽然是繁体字,但大部分的他都能认出来:

  时公军每渡渭,辄为超骑所冲突,营不得立,地又多沙,不可筑垒。娄子伯说公曰:今天寒,可起沙为城,以水灌之,可一夜而成。公从之,乃多作缣囊以运水,夜渡兵作城,比明,城立,由是公军尽得渡渭……

  李承志都被惊呆了。书楼吧

  还真有?

  他又翻到了书面,上面写着四个大字:《三国志注》!

  原来不是《三国志》,而是晋人裴松之为《三国志》做的注,其中补录了三国时吴国人所写的《曹瞒传》……

  李承志心中大喜:罗贯中大爷,你太厉害了,竟然连这么生僻的资料都能查到?

  这下不会再有人说自己是胡编的了吧?

第十一章 出处[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