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三十八章 封官  大魏春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二百三十八章 封官[2/3页]

  ;…这要被传出去,都以为是你以势压人,强取豪夺来的,你名声要不要了?”

  不耐达奚缠磨求情,奚康生都还没骂完,夺了刀就走。

  达奚哭丧着脸,就好像老婆被人抢走一样,一副生不如死的模样。

  完了,爷爷的绝世宝刀……

  ……

  天刚亮不久,太阳都还没冒头,府衙堂中就立满了官员。足有三四十人。

  其中大都是泾州刺史府的文武官僚,剩下的一小部分才是奚康生的随官和僚属,比如张敬之。

  有的三五成群,小声聊天,也有的靠墙倚柱,闭目养神。只等朝鼓一响,便会山呼“镇守”,恭迎奚康生。

  说白了,地方州郡的“晨议”和京官的上朝没什么两样。等主官一到,各属官该奏陈奏陈,该议事议事。等晨议一毕,退堂鼓一响,便会放班。

  对,就是后世的那个退堂鼓的由来。

  直到明朝,朱元璋才将开班、放班都会击鼓并且会升降衙旗的传统,改成了敲击云板。

  当然,放班不等于下班,若是时间早,各官各吏便会各回各部各署各房,各理其事。

  至于会不会管饭,是管朝食还是午食,则会视情况而定,比如朝廷或地方的经济是不是比较富足。

  这一习俗起自春秋,但到唐代时才形成了定例。朝会下的早,那就管朝食,朝会下的晚,那就管午食。

  但不管管的哪一顿,在大多数的朝代,大多数的年代里,一般都是申时,也就是三点左右就下衙,所以一场会,再加这一顿饭,少则半日,多则大半日,甚至是一整天,就这么混过去了。

  而且假期还贼多。

  自汉以来,各朝各代基本都延续的是五日一沐,也就是上四天班就能休一天,一月大致有六天假期。

  包括南朝和北魏。

  除此外,大致到元旦、元宵、清明、四季至日等节时都会放假,至于是一天还是三天,南北朝不等。

  剩下的假期,两朝也有出入:比如现阶段的元魏,老子诞辰和佛祖诞辰都会放假一天,但南梁却只放佛祖的那一天。

  因为梁帝只信佛。

  而到了元恪的生辰,及其生母和孝文帝的诞辰时,元魏也会各放假一天,但南梁就不会,只放萧衍生辰那一天。

  只因萧衍是开国皇帝,他的父母都只是追赠的……

  李承志算了算,若是休实了,元魏朝的官吏一年差不多能休近九十天,快要赶的上待官吏最为优容的宋朝了。

  而且还不用像晋以前一样,不到沐休的时候,就不能离衙,必须住到官衙里,更不需“夜值”,只需“轮值”。

  只要三点一到一下班,该回家抱婆娘抱婆娘,该逛青楼逛楼,该听曲听曲,该喝酒喝酒,管都没人管你……

  这么一想,这官当起来其实还是挺舒服的……

  按元魏惯例,原本是五日一议的,但泾州正是满目疮痍,百废待兴之时,自然不能照搬旧例。

  所以奚康生入城后,不但将五日一议改成了每日晨议,更是将一衙的时间从辰时初(早七点),改到了卯时正(早六点),改成了真正的“点卯”。

  而且将下衙的时间,也由申时正(下午三点)改到了戌时初(晚上七点),等于不但提前了一小时,还推后了四个小时。

  甚至还把官员五日一沐的假期都给取消了。

  至于加班费……想什么好事呢?

  那些三五成群,小声嘀咕的官员,大都说的是这个。

  李承志无官无职,只是空有个“都尉”名头,自然站在最后面。

  他正靠着一根柱子眯着神,一边听着就近的官吏在那里骂着刘慧汪,偶尔还会蹦出几句抱怨奚康生的话。

  便是皇帝都有人骂,所以李承志一点都不稀奇,只当解闷了。

  听着听着,察觉身边的声音猛的一小,好似是有人来了,李承志睁开眼皮,看到达纱正哭丧着一张脸,从堂外走来。

  挨骂了?

  李承志狐疑着,达奚快步的凑到他的身边,又急又心疼的嘀咕了一句:“刀被从父收走了?”

  李承志眼睛一突:“为何?”

  怎么看,奚康生都不至于这般小气,连亲儿子的东西都抢?δんυιouЪα8.℃OΜ

  “从父骂咱俩是一对混账……”

  刚说了半句,听堂上一阵骚动,达奚一看,

第二百三十八章 封官[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