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六四章 喜报  大魏春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四六四章 喜报[3/3页]

  ,必会回京……”

  高英哪里肯信:“胡骑都已入关,此战怎可幸免?便是如叔父与诸公所料,大军但至六镇,柔然必不敢入侵,六镇已生乱相,便是镇抚,又岂是三五月就能安定?”

  “乱?”

  高肇呵呵一笑,“太后放心,有李承志在,定是乱不起来的。莫忘了,他可是予关外埋伏了奇兵……”

  一提李承志,高英的眼泪流的更快了:“叔父还敢信他?说到华州,却跑去了夏州,说到夏州,却又突至沃野?他哪里有实话……”

  高肇心中暗暗叹道:正因为他说了这么多的谎,我才信他!

  洛阳距沃野两千余里,李承志十数日便至,这分明就是直赴沃野而去。

  而恰至他到沃野之时,陆延就起事了,胡骑就入关了?

  再巧,也巧不到这种程度。

  因此,李承志早就料到沃野必乱,且先何时会乱都料的一丝不差,所以才这般巧……

  非天授之人,安敢如此?

  若无把握,他又怎敢孤军北上,又怎敢只带百余家臣,深入虎穴?Wwω.sΗùLóuЪā㈧.cōM

  所以,李承志的急报中所称,他于关外埋伏了奇兵,欲围魏救赵、断入关之胡骑后路,并将之驱出关外时,高肇深信不疑。

  所以用李承志的话说:

  高英抹了一把眼泪:“孤且问你,他哪来的奇兵?”

  高肇笑了笑:“那呈奏太后也看过,莫非忘了,李承志提到的凉州遗部?”

  “假的……连元澄、元嘉等人都称,应是李承志怕京中人心思变的缓兵之计……况且,他若真有奇兵,且真是自西海而来,距沃野足有一千五六百里,定要予三月前便要动身,岂不是比他出兵的时日还要早?”

  高英这一句,将高肇给问住了,他不知道该如何解释。

  总不能告诉高英,李承志堪称神算,怕是没出兵的时候就料到沃野必乱,故而才有些一举……

  太后不会信的。

  就如元澄等人,皆以为陆延得知元怿至六镇后,自知纸里包不住火,故而猝然发动。

  而李承志应是恰至夏州听闻了风声,所以才这般巧。

  若真是能掐会算,即知沃野会乱,胡骑会入关,他为何不先予元怿警示?

  高肇想了想,又摇了摇头:“事已至此,臣领军北征已是板上钉钉,无可更改。但臣坚信,李承志说北镇无虞,就定会无虞,太后且等着便是。少则三五日,多则十日,必有喜报自北而来……”

  又是这般?

  就如李承志,何事一解释不通,就斩钉截铁的发誓?

  离李承志的第一封急报送来,这都已然过了快半月,怕是已凶多吉少了,你还让我等他的喜报?

  高英又气又怕,张嘴就要骂。

  但眼刚一瞪,突听“咣”的一声。

  稍一恍惚,高肇与高英的脸色齐齐的一变。

  端楼上的朝钟?

  若非大典,或有大事,怎么敲响朝钟。

  二人面面相觑,惊疑不定,听着朝钟响了六记之后,再无声息。

  三响为典,六响为驾,八响为薨、九响为崩!

  贺……喜事?

  高肇浑身一震,一股热血从心头涌出,窜向了脑门。

  那钟声好似敲进了脑子里,一阵嗡嗡乱响,高肇的脸都是木的。

  方才自己予太后说什么来着?

  喜报……

  他猛的站起身,眼前竟黑了一下。用力一咬舌尖才算是定住了心神。刚一举步,只觉衣袖一紧,高英扯的他的袖子站了起来。

  “叔父,孤也去……”

  高肇虽惊,但至少还余三分静气。高英却是早已顾不得仪态,一路小跑着到了太极西殿。

  今日应值的元嘉早已候在殿中,脸上尽是潮红,好似喝醉了一般。

  见到高英和高肇,元嘉脸上的褶子笑成了一朵花,声音又嘶又哑:“殿下,大胜,李承志大胜:”

  高肇虽惊,但至少还余三分静气。高英却是早已顾不得仪态,一路小跑着到了太极西殿。

  今日应值的元嘉早已候在殿中,脸上尽是潮红,好似喝醉了一般。

  见到高英和高肇,元嘉脸上的褶子笑成了一朵花,

第四六四章 喜报[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