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七二章 王图霸业,指日可待  大魏春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五七二章 王图霸业,指日可待[3/3页]

  寝安难安。

  李松纵有万般不对,但这两年来,他就如定海神针,使西海从无到有。

  只凭这一点,军中也罢,民中也罢,对李松钦佩有加,感恩戴德之辈大有人在。

  所以便是要罚,更或是杀,也绝不该是现在。至少也该等个一两年,待李承志掌控大局,待李松的影响微乎其微之时,也行计较也不迟。

  皇甫让痛定思痛,以为大好局面不能因为一时得失而毁于一旦。故而最终还是勇气战胜了理智,才有今日这一幕。

  他正准备岔开话题,好缓解一下凝重的气氛,又听远处传来了一声哨响。

  凝目看去,只见一队甲骑自山北而来,一杆佑大的番旗迎风飘展,旗上乡着一个墨黑的“李”字,分外醒目。

  “应是怀仁公……想必得知郎君已至镇夷,特来……会晤……”

  说到“会晤”两个字时,皇甫让下意识的一顿。

  他本来想说“拜见”,但直觉不妥,所以才改了口。

  “都已让任光转告予伯父,我不日就会往西海,他又何必奔波,急行这数百里?”

  李承志边往城下走,边叹着气,“随我下楼迎接!”

  皇甫让恭身应诺,心中却不以为然。

  于整个西海而言,李松功高劳苦不假,德高望重也非虚言。但予深知底理的李氏仆臣、泾州旧部而言,李承志才是定海神针。

  李松若真是天纵其才,为何以往无任何声名,沉寂四载有余,才一鸣惊人?

  只因李承志事无巨细,事事处处都有安排,李松更是一丝不苟,兢兢业业,才有西海今日之景像。

  若无李承志,何来的纵横西海的四千战兵?

  若无李承志,何人能知河西竟有这般广袤千里、可垦田无数,水草肥美的宝地?

  若非李承志,李氏何来冶金锻甲、配制火器的秘方,又有何人能知,埋于合黎山下的铁矿、悬黎宝珠?

  若无李承志,也就更无这两年辗转运来河西的诸多粮草,并近十万民户……

  就如做菜,李承志运来了食材、锅灶,甚至架起了火,配好了调料,并将诸步烹制之法列了个详尽,李松只需照着做就行了。

  孰高孰低,一眼便知……

  是以越是清楚西海如何从无到有的过程之人,越是对李承志敬重,甚至是畏惧。书楼吧

  李始仆臣、泾州旧部如此,李始贤、李始良二兄弟亦如此。

  所以,即便李承志依旧以为李始良是大伯,是长辈,但李始良绝对已经不敢这么想了。

  果不其然,看到立于城门之下,银丝随风飘舞那道身影,足还离着数十步,李始良就靳停了战马。而后翻身下鞍,急步走了过来。

  李承志笑吟吟的迎了上去,但距丈余之时,李始良就已驻足,而后往下一揖。

  心知李始良之意,但众目睽睽之下,李承志哪会让他拜下去。他往前两步,双臂一横,就将李始良稳稳的托了起来。

  “伯父何需如此?”

  李始良一声长叹,看着眼前这张俊美非凡的脸,既是佩服,又是感慨,甚至有些怀疑。

  若非与二郞足有七八分相像,他都怀疑这是不是李家的种?

  随李始贤初到西海之时,他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

  一百年前于西凉建国,坐拥敦煌、沙州、酒泉数郡的陇西李氏,有无今日之光景?

  而这一切,只是李承志于两年之间便有无到有,且仅仅只是开端。

  李氏之王图霸业,指日可待……

  一想到这里,李始良就止不住的兴奋,仿佛浑身的毛孔都在颤抖。

  莫说做揖,那怕跪下给李承志磕头,他也甘之若饴……

  拜已是拜不下去了,但李承志总不能把他的嘴也封住吧?

  “主臣有别,万不可与长幼混为一谈,怀仁拜你,天经地义……”

  李承志微微一顿,温声笑道:“伯父之心意,承志明白,但时机未到……”

  说着话,他便攀着李始良的手臂往城内走去:“城外风大,待入城后与大伯叙旧也不迟!”

第五七二章 王图霸业,指日可待[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