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九七章 郎君还是那个郎君  大魏春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五九七章 郎君还是那个郎君[3/3页]

  拳“洪宾(延伯)并无异议,若是朝廷责之,自当与尚书休戚与共!”

  奚康生长声一叹,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心中则盘算着如何予李承志措词,才能说动与他?

  不多时,数十匹快马自中帐奔出,往西而去。

  ……

  李承志黑着脸,满是无奈的看着跪在地上皇甫让。

  他知道自己的假死远循之计会被人识破,却没想这么快?

  先是高肇,以示诚意送来的李承学。而后又是奚康生,为两边下注,不但将张敬之送来,更是搭上了一个达奚。

  如今倒好,朝廷竟然也来凑热闹,竟让崔光为使,魏子建为副,来西海招抚予他?

  早就料到过这一天,所以倒不至于惊慌,更不至于慌乱,李承志就是有些羞恼,更有些尴尬。

  原本以为天衣元缝,更是以此而洋洋自得,却不知是自欺人,掩耳盗铃。

  这倒也就罢了,大不了就是死不承认,只要自己不露面,谁敢说李承志还活着?

  若是心情好,怎么来的就怎么送回去,也莫说西海,保证连张掖都让崔光进不来。

  要是心情不好,索性来个匪兵过境,一骨脑的全抢到西海。

  无论是崔光这样的大儒兼能臣,还是魏子建这个干吏,哪个不是李承志心心念念,盼的眼睛都蓝了的人才?

  但谁能想到倒霉的时候来了,喝凉水都塞牙?

  好不容易等司州卫搜查的松了些,皇甫让继续扮作胡商,护郭玉枝入潼头,出萧关,到了河西地界。

  只以为自此后便是一马平川,却偏偏撞到了同样扮作商队的崔光与魏子建?

  若只是如此,倒也相安无事。毕竟皇甫让与郭玉枝也不知其中还有崔光与魏子建,只需谨慎些,避开就是了。

  但好巧不巧的是,为表诚意,高英一不做二不休,将李承志的七八位姨娘、十多个嫂嫂和弟妹一并送来,生怕一家人不能团聚,嫌李承志过年时太孤单。

  更巧的是,恰好就被皇甫让和郭玉枝给发现了。

  这一来,救还是不救?

  自然是要救的,但等人马披甲,弩弓上弦,双方猝然照面之际,就全傻眼了。

  崔光不认得皇甫让,却认得英姿飒爽,英名满洛京的郭玉枝。

  更何况还有一个魏子建,两家还是儿女亲家。

  已然到了河西地界,突然就碰到了郭玉枝,但凡长些脑子,也能猜出个中原由。

  更何况崔光还是老狐狸中的老狐狸?

  这下倒好,他索性将扮做商队的百多护卫一并交由皇甫让,让其一并统管。自己却如甩手掌柜,每日好吃好睡,近似游山玩水。

  这只是其次。

  最令李承志的头痛的是,可能都用不到半月,郭玉枝已至河西的急报就会呈上高英的案头。也等于彻底撕掉了李承志的最后一层遮羞布……

  特么的!

  李承志暗骂了一声,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他骂的是谁。

  而后又一指皇甫让:“与你有何干系?好的不学,尽学坏的,给爷爷滚起来!”

  李松就站在一侧,心知李承志说的就是他,顿时有些悻悻。

  皇甫让如释重负,连忙站起身,坐在了旁边的椅子上。

  李承志看似疾言厉色,但凡是心腹都心知肚明:越是亲信,他越是喜怒于色,对外人反倒客客气气。1

  再者这一次不管怎么论,都怪不到皇甫让头上。因为谁也想不到会这么巧。

  而说直白些,能将郭玉枝救出来,皇甫让绝对是大功一件。他自己也心知肚明,不过把不准李承志心态,是以索性先认罪。

  还好,郎君还是哪个郎君……

  看他脸色稍稍缓和了一些,李松献计道:“既然已是石头包不住火,不如泰然处之?”

  意思是该知道的都已知道了,该暴露的也已暴露了,就无需藏头露尾,掩人耳目。

  李承志拧着眉头,又错起了牙花子。

  说起来简单?

  他但凡一露面,哪怕是装模做样,敷衍塞责,也必须表明态度。

  是做反贼,还是元魏之臣?

第五九七章 郎君还是那个郎君[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