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五四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  大魏春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六五四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3/3页]

  分明是沙地,无半根柴草等物,却也烧个不停?

  再一细看,竟似有水一般的物事洒于地下,见火即着,几人也突然想起了被传的神之又神,邪之又邪的“火油”。

  传闻此物水浇不熄,土泼不灭,凡天下万物,无不是触之即燃,就如附骨之蛆,不死不休。

  然而自李承志于陈仓大败南梁之后,此物便消声匿迹。朝廷以为是失了金明这等产油之地,李承志无油可采,此毒物便如昙花一现。

  之后金明郡的油湖被高肇采之一空,连火箭都无以为继,朝廷更是以为此物已绝迹于世间,已不足为虑。

  却不想,今日竟又重见天日?

  而这也就罢了,更令几人惊恐的是:以前李承志只是将此物附于箭上射之,或是存于瓷罐中抛之,无论是弓还是石炮,至多也就抛射至百十步远,劲道极其有限。

  若提前防备,就如元继守清水之时,予城上立以厚盾,多备灭火之物,未尝就防不住。

  但如今倒好,李承志竟是拿火炮射?

  片刻前才登过那假城,是以几人皆知,城墙距此至少两里。而再看燃火之处,距城墙又有近里之远。两相一叠加,岂不是足可将火油射到三里之外?

  更有甚至,那油罐已不是砸,而是炸。眼见砖墙都被炸的晃动不止,更如天女散花,四散飞溅,木盾再厚,又哪里能防的住?

  除非躲进屋中……不对?

  刚刚冒出一丝念头,又被杨舒断然否决。

  此物本就是放火之物,连沙土、石砖都能燃之,何况以木为梁,以草为顶的屋舍?

  房舍更是触之即燃,若藏于其中,怕是死的更快。

  这小贼之意,就是想让我杨延容看看:便是你藏于城后,或是躲在瓮城之中,我李承志也能将你逼出来……

  但连金明都已无油可采,李承志又是何处寻来的火油?

  杨舒心中一动:“你莫不是在河西也寻到了油湖?”

  河西倒是不缺石油,后世有名的玉门油田距此也不过四百里。离的这般近,李承志怎可能不动心思?

  但也只是试了试,便彻底做罢。

  只因玉门的石油埋的太深,凭西海之力,也别想挖出半点油渣。

  当然,他肯定不会在此时说实话,只是模棱两可的回道:“廷容公高见!”

  我高见个鸟毛,若真有高见,这等宝物还能轮到着你这小贼?

  有火器在手,西海就已可无匹敌。再有这等歹毒之物,岂不更是如虎添翼?

  杨舒已然能够想像到,假以时日,西海大军横扫千钧,兵进洛阳的景像……

  心中已是千服万服,但杨舒嘴上依旧不饶人,咬着牙冷笑道:“就这点能耐?若还有手段,就尽管使出来,也好让老夫彻底死心?”

  这都还不够你死心?

  不看刘芳与元渊的脸色,就如敷了粉似的,白的看不到一丝血色。

  一看就知杨舒是死鸭子嘴硬,再见他眼珠滴溜溜的乱转,李承志心中一动:这老贼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所谓此一时彼一时,被朝廷盘剥日久,关中早已苦不堪言。若不是如今朝廷以陇山为界,在陇东、高平镇皆陈有重兵,关中怕是早已烽烟遍地。

  再者,元魏汉化才只数十年,骨子里依旧是重胡轻汉,况且李承志本就出身关中门阀,是以与朝廷相比,关中门阀对李氏有天然的亲近感和认同感。

  这般一想,杨舒的此行来西海的用意就很值得玩味的。此行不乏有借西海之刀,杀朝廷之威之意。

  也更有可能,欲一探西海虚实,也好为关中士族早做打算……

  也罢,就让你再见识见识!

  李承志转着念头,又朝李彰喝道:“换开花弹!”

  一听不再摆弄那磷弹,李彰不由的松了一口气,连忙让兵卒将弹箱搬的远远的。

  不怪他害怕,只因被这东西烧死烧残的炮卒已不是一个两个。且太过阴毒,有伤天和。

  所以兵库中虽藏有上万枚,但李承志从未用于过战事……

第六五四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