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794章 忠奸并不是恒定不变的[2/3页]
在惹上麻烦了,李渊却不出来为他撑腰,实在是有些不地道。
不过,这些话他不敢当着人的面说出来。
一旦说出来了,那就是大不敬。
到时候别说李渊不保他了,不杀他都算他福大命大。
张亮的话,让李元吉有些诧异。
李元吉没料到,李渊在吩咐张亮做事的时候,居然没有将实情告诉他,而是直接交代了他怎么做。
这么做的好处就是,一旦引起了所有世家豪门的反扑,而大唐又应付不过来,那就可以将他推出去顶缸,扛下所有的罪责。
大唐,也就是李氏,可以从头到尾都置身事外。
所以即便是失败了,大唐也不过是损失了一个国侯而已,并不会出现其他什么损失。
以李渊的身份,这么做虽然有点不地道,但是并没有错。
因为作为一个国家的皇帝,在要做一件影响极大,甚至会影响到整个国家安定的事情的时候,稳中求胜才是最重要的。
在这期间,或许会将一些人当成棋子给抛弃了,也或许会伤及到一些无辜。
但跟真正要做的事情,以及失败以后的影响比起来,这根本不算什么。
所以李渊在这件事上的所作所为,你可以说他不地道,但并不能说他是错的。
因为任何时候、任何国家,在面对这种事情的时候都会这么做的。
这就是所谓的舍小家,为大家。
有人可能会觉得这很不公平,可是在一个掌权者眼里,国家的利益,以及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才是真正的利益。
个人利益在这些利益面前,只能让步。
如果一个掌权者刻意的去追求公平,而不维护国家,以及绝大多数人利益的话,那么这个掌权者绝对不是合格的掌权者,他所治理的国家也终将分崩离析。
所以,在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以及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产生冲突的时候,公平公正就是不存在的。谁天真的去追求公平公正,到头来谁就会受伤害。
当然了,这么做的坏处也很明显,那就是容易牺牲忠良,容易对不起忠良,还容易将一些不愿意做奉献的人逼反。书楼吧
历史上很多大奸大恶之徒,在一开始的时候都是忠臣良将。
他们之所以最后会走上大奸大恶的不归路,就是被逼的。
大名鼎鼎的奸臣丁谓、奸臣严嵩,刚出仕的时候都是励志要做忠臣的,并且还为了志向付诸了许多行动,最后之所以会变成奸臣,就是因为朝廷待他们不公。
他们忠心耿耿的为朝廷、为皇帝做事,可得不到皇帝的赏识,也得不到升迁,反倒是那些有关系的、会熘须拍马的、会行贿的,官运亨通。
这就让他们的心里不平衡了,然后他们就毅然决然的走上了大奸大恶的不归路,最终位极人臣,成为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奸臣。
由此可见,忠臣被逼着去做奸臣的时候,所造成的破坏远远大于那些一开始就做奸臣的家伙。
张亮的遭遇跟他们不同,所遇到的事情跟他们也不同,所遭受到的不
第794章 忠奸并不是恒定不变的[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