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四章 科学尽头  超维科技纪元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三十四章 科学尽头[2/3页]

  人的天赋是诗词歌赋,那他就算是死磕数理化,也不会有太大成就。

  只能说李群他们是数学上的天才,他们对于数学有非常大的潜能可以挖掘。

  其实黄明哲的这个看人能力有点玄学味道。

  这是他在学习了易经、道藏、梅花易数、紫微斗数、皇极经世书这些古典道学之后,和现代社会学、心理学、量子学碰撞融合的奇特产物。

  人类的古典学术,其实并不是一无是处的。

  科学的尽头是神学,而神学的尽头是科学,一切可知属于科学,一切未知属于神学。

  而古典朴素的产物,其实也是人类千百年来的经验总结,很多东西你不能因为科学无法解释,而彻底否定其存在。

  例如,现代科学难以解释的一个领域,人类的大脑、意识、灵魂、记忆,这个领域人类可以否定其存在吗?

  显而易见——是不能否定。

  我们应该批判的继承发展,而不是一味地全盘否定。

  黄明哲在学习了这些古典道学之后,发现人类的灵魂,和现代量子理论,有着惊人的内在联系。

  不过或许是量子理论还没有完善,他一直感到模模糊糊,这也是黄明哲心里面的一个秘密。

  他称这种能力为量子观察者效应,有点望气术的范畴,其实就是感应到其他人的量子信息,可以模模糊糊感知对方的一些特性。

  比如黄明哲可以看出数学天才的特性,当然这个观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相处一段时间,至少是几天时间以上,加上配合收集到的资料,他就多多少少可以判断出这个人是否有数学天赋。书楼吧

  这种能力真的非常玄乎,在他没有研究透量子理论之前,他只能将这种能力归属于一种直觉。

  作为除了学习系统、未来记忆之外的第三个底牌。

  ……

  中大的数学交流会,尽管是一个私底下的交流活动,但是国内还是非常关注的。

  特别是黄明哲的一些言论流传出去之后,学术界对于他的评价褒贬不一。

  有人觉得他狂妄自大,特别是北大系的不少人觉得黄明哲,简直是目中无人。

  要建立华国的稷下学宫,和米国的普林斯顿一争高低,那也是他们北大清华的事情,显然很多人已经非常不满黄明

第三十四章 科学尽头[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