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皇宫逍遥[3/3页]
六部度是一种非常完善的度。中省主管“发令”如果遇到国大事皇帝先要和中省商议对策等决议之后由中省起草诏再由皇帝画敕后成为正式的诏然后发给门下省。门下省是主管“复核”的单位接到从中省传过来的诏门下省要认真核查如果复核通过则有门下省长官签生效转交给尚省开始执。如果能通过则由给事中批注后返还中省称为“涂归”。中省拿到返还的诏后只能重拟定因为没有门下省长官签的诏具备法律效力法执。诏通过门下省之后到尚省那里。尚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其中左仆射掌吏、户、礼三部右仆射掌兵、刑、工三部这是实际执部门具体是那个部门的事务交由那个部门处理。三省六部之外还有一个监察机构称为御史台长官为御史大夫但常设五代中仅有后唐天成年间李琪实任过其后除所以多数况下御史台的长官为御史中丞下设侍御使、殿中侍御使、监察御使等职主管纠察、弹劾百官事务类似于现的检察院。三省六部是政府的主要职能部门除此之外还设有诸多使职典型的如枢密使、宣徽使等。枢密使是唐代宗年间设立的主管军政大权的官职至唐末一直由宦官担任。后梁开国后废枢密院改设崇政院以亲信大臣敬翔为崇政院使列班宰相之上是国的首席大臣。后唐灭梁后罢崇政院复设枢密院以郭崇韬、张居翰为枢密使其中郭崇韬兼领宰相仍为国的首席大臣。总体而言五代枢密使职责和唐代变化大只是改为由大臣担任(唐末朱温诛杀宦官后枢密使已改为宦官担任但此时距唐亡仅有四年故忽略计)。宣徽使是唐末设置的官职分南、北二院以南院为先。宣徽南、北院使主管宫诸司及郊祀、朝会、宴饮等事务为宫廷事务总管并能参与军国大事权势极重其地位略低于枢密使等同于节度使是朝中要员多由皇帝亲信或外戚担任。除枢密使及宣徽使外本中常见的还有皇城使(宫廷守卫)、客省使(皇礼宾)、飞龙使(管理马匹)、武德使(后期皇城使)、庄宅使(管理京畿官田)等使职因重要性略低一一介绍下面主要介绍一下五代一个非常重要的使职即三司使。三司是户部、度支、盐铁三个财政部门的统称。唐代这三个部门各自设有长官分别掌管赋税征调、财政支、盐铁之利对判三司事的宰相负责。大唐天佑三年(906年)昭宣帝将朱温任命为盐铁、度支、户部三司都置使这是三司使之名的第一次出现但朱温并未接受。第二年朱温篡唐历史步入五代随后朱温建立建昌院使其执掌天下钱粮、盐铁、度支等事以养子博王朱友判院事这可以作是三司使的前身。李存勖灭梁后废建昌院先置国计使随后又将三司事务归于租庸使之下但仍没有给三司使正式定名。直到后唐明宗长兴元年(930年)李嗣源第一次将这三个部门统一起来任命张延朗为三司使从此三司职权合而为一成为全国高财政长官并直接对皇帝负责。三司使因为掌握着全国的财政大权所以地位非常高成为朝中仅次于宰相和枢密使的要员被称为次相或亚相。三司使的出现是五代官的一项重大突破其余中央官员基本沿用唐。而地方上五代也基本沿用唐朝度实方镇、州、县管理度再一一赘述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军队系统。(((★更新最快的小说网★百度搜索:书楼吧★WwW。ShuLouBa。CoM★)))第77章 皇宫逍遥[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