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五章:扩大规模  这个历史聊天群有亿点怪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十五章:扩大规模[1/3页]

  年末,张昊又在长安城开了两家规模不小的百宝屋。

  “百宝屋开到城东来了啊!”

  “东西虽然好,新奇,但太贵了!”

  “呵呵,买不起别说出来,丢人!”

  百宝屋在长安城存在近一年了,名声已经传开。

  里面的笔墨纸砚深受读书人的喜欢,在其他地方买不到这样好的。

  这里的小说书籍很受欢迎,尤其是“三国演义”越来越火。

  粉笔,黑板擦,粉笔擦等等更是走进了许多私塾,咸阳官学也有采购。

  姑娘们喜欢看这里的小说,喜欢这里玻璃镜子,杯子,瓶子。

  家里有玻璃制品,尤其是玻璃窗,快成了一种流行,一种时尚,一种高贵的彰显方式。

  “百宝屋东家是一个大善人,之前在城外施粥数月,我都看见了,听闻赚来的钱基本都用来救济灾民了!”书楼吧

  “我也看到了,这样的商人太少了!有些商人就只是做做样子,暗中却哄抬粮食价格,发灾难财,可耻。”

  ……

  张昊舍财施粥救济灾民,换来了不错的名声,值得的。

  这不,上层人士对张昊这个商人印象变得很不错了,更愿意照顾张昊的生意,买这种仁善商人的东西,说出去也有面子。

  新开的百宝屋,主要卖品不变,是为了满足长安的市场。

  “六公子,有一些商人想大量购买我们百宝屋的东西,准备运到其他地方去贩卖。”

  百宝屋大掌柜佟掌柜向张昊汇报。

  一些商人看到了商机,调查张昊后,觉得不好弄到制作方法,就退而求其次,准备做个中间商。

  孙昊的孙家有两个做官的兄弟,其中一个是诗赋一绝名声已响彻长安深受皇帝喜欢的李白。

  不仅如此,孙家似乎与左右宰相家关系还不错,还认识李家,程家,唐家,尉迟家。

  传闻,百宝屋不少物品已经是皇宫的制定贡品。

  这样的背景关系,加上孙家自身防御严密,让这些商人转换了策略,先做个中间商,以后再徐徐图之。

  太硬啃不动,只好寻求合作。

  “

第十五章:扩大规模[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