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四章:问计  这个历史聊天群有亿点怪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八十四章:问计[2/3页]

  ?”

  刘备大喜,当即拉住了诸葛亮的手臂,“军师快快说来,是何办法?”

  “以工代赈!”

  诸葛亮说了四个字。

  听闻如此陌生的词汇,刘备有些茫然,面露不解之色的看着诸葛亮。

  “主公可还记得新野?”诸葛亮问道。

  “自然记得,当时军师一把大火,虽说没能烧到曹军,但也延缓了曹军追击之势,为我们逃离争取了大量时间。”刘备点点头,疑惑道,“军师为何忽然提起新野,难道这个办法和新野有关?”

  “不错。”

  诸葛亮点头,笑了笑,“我查看新野书册时,竟发现曹操在短短三个月内就重新建好了新野城,而且让每户百姓都有房住,有土地,并且家中还有余粮。”

  “当时便觉得颇为惊奇,于是一番查探之后,这才终于找到了这个办法。”δんυιouЪα8.℃OΜ

  三个月?

  刘备也觉得有些震惊。

  要知道,新野好歹有十几万百姓,被曹军裹挟回去时,这十多万百姓都是饿着肚子的。

  当时城池破碎,民房也几乎全部被烧毁。

  光是解决这些百姓吃饭都是个大问题,更别提重新新城了。

  他实在想不明白,曹操是如何做到三个月建好新野城的。

  “其实此法颇为新颖,据传乃曹操身边那谋士所创。”

  “但臣翻阅古籍,也曾在许多农政要书上查看到相似例子。”

  “可见此人实乃博览群书,胸怀韬略之人。”

  诸葛亮也不得不感叹。

  这个人好像什么都懂一般。

  谋略如此逆天也就罢了,竟然连农学也懂。

  “好了军师,休要再提此人了。”

  “既然你说的这个什么办法有用,就快速速去施行吧。”

  刘备却不想再听到这些,而是焦急的催促起来。

  “诺。”

  得了刘备的命令,诸葛亮也顾不上身体的疲惫,连夜招来江夏城中的官员议事。

  直到第二日一早,议事才算结束。

  然后诸葛亮才来得及去休息。

  一觉睡到傍晚,诸葛亮才醒转过来,简单洗漱之后,第一时间便是去面见刘备。

  “主公!”

  再见到刘备,虽然仅仅只隔了一天时间,但明显能看出,刘备的心情好了不少,脸上居然露出了笑容。

  诸葛亮便知道,自己的安排奏效了。

  “军师,你操劳了几日,怎么不多休息些时间?来,先坐下再说。”

  刘备亲热的拉起诸葛亮的大手过去坐下。

  并且命人准备好热汤和饭菜。

  “臣哪里敢休息啊。”

  诸葛亮苦笑一声,然后看着刘备问道,“主公,城中情况如何了?”

  “出乎预料的好。”

  刘备大笑着说道,“自军师的命令发布后,各地百姓争相前来,如今已经征召了数万百姓,一部分前去夏口伐木造船,另一部分则是去江夏城外开垦荒地了。”

  “剩下征召的百姓也各有安排。”

  “军师是不知道,那些百姓听闻伐木,种地就能获得粮食和工钱,个个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如今我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刘备一改往日的愁容,红光满面。

  心情好得不能再好。

  这以工代赈之计,实在是妙啊。

  不仅不需要耗费心思,售卖粮食给百姓。

  还能让百姓免费帮他做事。

  一举两得嘛!

  刘备这会儿看诸葛亮,是越看越满意。

  唯有军师这等饱学之士,才能想出如此妙计。

  “如此就好。”

  “百姓安稳,江夏大局可定。”

  “而且主公的仁义之名,必能经此再传天下。”

  诸葛亮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哈哈哈……好。”

  “此次如此顺利,皆是军师之功。”

  “我得军师,大业可成呀。”

  刘备大笑着夸赞起来。

  “主公谬赞了。”

  诸葛亮有些羞愧。

  这个办法,乃是曹操身边那谋士想出,他只是借用罢了。

  不过看主公的意思,似乎是想要把这个功劳安在他的头上。

  日后史书一写,后人一用到这个办法,就会想到他的名字。

  诸葛亮对此不甚在意,只要能解决当前的困局便行了。

  因此并未多说什么。

  “主公,军师,江东来人了。”

  这时,门外的侍从走了进来,恭敬说道。

  “来人可是鲁肃?”诸葛亮开口询问。

  “来人自称横江将军

第八十四章:问计[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