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八十七章 造假钧窑,陆铣毒计[1/3页]
第三试,祁易水送来了题目。
宝镜师徒之前猜的没错,第一试比古玩鉴赏,第二试比古玩修复,第三试,比的正是古玩造假!
和试题一起送来的,还有一叠照片。
“谁的造假的瓷器,能通过港城苏富比拍卖行的鉴定,谁就是玲珑珍宝阁的真正传人!”
港城的苏富比拍卖行,自然就是那个全球最大的艺术品拍卖公司,到了80年,苏富比每年的营业额已经突破了上亿英镑——全球最大的拍卖公司,要从事古玩艺术品拍卖,自然也拥有全球最顶尖的鉴定技术。
“易水师叔倒是挺瞧得我,给出了这么一个难题。”
宝镜仔细看完了祁易水送来的照片,感概万分。真不知穆清远得到的又是什么试题,反正她的题目很难,远远脱离了鉴赏和修复两试的难度,竟是要她造假钧窑名瓷!
除了没有考证出实物和窑址的“柴窑”,在瓷器烧纸技艺高速发展的宋代,共有“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五大名窑中,“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窑一片”的说法数百年来深入人心,北宋官造钧窑技艺夺目,历经千年战乱变迁,官造钧窑瓷器存世稀少,乃是宋瓷中瑰宝。
“师傅,您曾说过,不至大刘山下,就烧不出钧窑……北宋那批稀世罕见的精品钧窑,窑址更是随着冰冻积水而下沉,数百年来,无数烧瓷大家都在想复制钧窑的成功,却以失败告终。在港城,我没有信心能烧出瞒天过海的钧窑。”
要承认自己的不足,需要很大的勇气。
宝镜却不得不说,她的水平如何,师傅祁震山也了解的一清二楚。仅靠一叠各个角度拍摄的实物照片,她没有半点把握!如果能亲自上手揣摩钧窑真品,再提供给宝镜烧纸钧窑的一切条件,潜心研制一年半载,她还有几分把握。
现在,胜算却不足一成!
而苏富比的春季拍卖,就在一个月之后,4月9日。
祁震山仔细翻看了祁易水叫人送来的照片,脸色一片铁青。
古人有诗曾言钧窑:“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烟光凌空星满天,夕阳紫翠忽成岚。”
说得就是钧窑瓷器釉色的绮丽多变,祁震山脸色铁青,却因照片中的钧窑瓷器,他化成灰都不会忘记——正是祁易水几十年前叛离玲珑珍宝阁时,盗走的珍宝之一!
祁震山现在不仅想要让徒弟赢回那对羊脂白玉璧,更想借机取回昔年被祁易水盗走的所有珍宝。
“祁易水有照片,就有实物……小镜,第三试,你不能输。”
如果说祁震山之前的取胜心里还不够迫切,祁易水的举动显然是摸到了宝镜师傅的心理。
宝镜也察觉到了师傅情绪的变化,她郑重点头。
在宝镜钻研资料的同时,祁震山直接找上了祁易水。
穆清远没有随身伺候着当孝顺徒弟,他的考题一点都不比宝镜简单,穆公子正发动全部的人脉,预备在港城筹备烧瓷的场地。
“祁易水,你要宝镜烧纸钧窑,那就把真品拿出来吧。”
祁易水轻笑,“师兄,您不仅要想钧窑真品,还想要我从祁家带走的其他物品吧?放心,那些珍宝我保存的很好,没有一件遗失,如果你徒弟徐宝镜胜了,她作为玲珑珍宝阁的真正传人,我自然会毫不迟疑将所有珍宝交还……如果她败了,师兄你生前都不要妄想再见到它们。”
祁易水神情很温和,态度却很坚决。
想拿到钧窑真品观摩?没门儿。
祁震山拳头紧握,骨节咯吱咯吱作响。
等从故纸资料中将宝镜找到,祁震山态度很坚决:“我们下午就走,离开港城,到豫省去。”
豫省的禹州市,便是钧窑的故址,那里的天气和土制,才能烧出最正宗的钧窑。宝镜很赞同师傅的打算,“只是,霍家那边……算了,我亲自去向霍先生解释吧。”
霍承泽这边,还在想着,什么时候才能借口将那株霍家私藏的更好野山参找出,宝镜就亲自上门了。
“霍先生,实在很抱歉,我恐怕要离开港城月余。”
比试的内容暂且不能泄露,风声进入苏富比拍卖行耳中,那简直是不打自招。
霍承泽肯定是不高兴的,在他心目中肯定是父亲的生命更重要,宝镜所谓的重要理由,霍承泽并不看重。可没等他生气,年轻的徐医生带着几分不好意思道:
“霍爵士的病情现在已经稳定下来,作为医生,我肯定要将霍爵士的身体放在首位……霍先生,我想邀请霍爵士随同返回内地,您觉得可行吗?”
去内地?
霍承泽心中闪过迟疑。
霍家对内地一直在援建,霍承泽对内地的环境并不陌生。经济落后他并不怕,可是内地城市的医疗条件普遍都不先进,如果父亲的病情出现什么变故,霍承泽担心不能及时抢救!
宝镜也能了解霍家的担心,见霍承泽犹在考虑,她准备提出第二套方案。
“或者,您若是找齐了方子上的药材,我可以先替霍先生制作一批药丸再离开……”宝镜话还没说完,霍英在佣人的搀扶下不知何时离开了房间,他打断了宝镜的第二套方案:
“小徐医生,老夫愿意跟随你回内地治疗。”
“父亲!”
霍承泽反对,父亲刚从鬼门关转了一圈,病体如何能承受长途旅行?他也不认为,内地城市的综合条件会比港城更适合休养。
霍英推开佣人的手,自己尝试着走了几步:
“你看,我的身体至少是能独立行动的,你要相信小徐医生的专业素养,她不会胡乱建议的。”
病人信任自己,宝镜自然高兴。
霍承泽仍有迟疑,霍英叹息道:“承泽,我少小离家,对那片土地的眷恋程度你应该一清二楚,就算小徐医生没有提议去内地,在病情稳定后我也想回去……人生无常,我的年纪说不定哪天睡着了就再也睁不看眼,临老了,为父想将祖国各地都走一遍,看看那大好河山!”
国人讲究落叶归根,对于自己的身后事,霍英早有打算,他希望死后能回老家入葬。
霍承泽生于港城,长于港城,他无法理解老父亲对故土的眷恋,但他可以尊重霍英的决定。
“好吧,徐医生,我同意家父随你返回内地治疗,但你们的旅程工具,请让霍家来安排。”
这是霍承泽最大的让步和底线,宝镜自无异议,83年内地的交通条件,比起坐绿皮火车,她当然愿意将琐事交给霍家来安排。
宝镜不会反对,霍承泽是个孝子,霍英也身价不菲,霍家或许能委屈她这个医生,却不会委屈尚处在病中的霍英。
“霍先生,请尽快凑齐药方所需的药材,我会携带药材一同返程。”
……
陆家书房。
避着大舅妈,许晴将舅舅陆铣请到了书房密探。
“舅舅,徐宝镜这个名字,您真的没有半点印象吗?”
许晴有些焦急,三年前她从南县找回古铜镜,本想借此向秦家要求履行婚约,哪知云峥哥的奶奶因为对妈妈陆枚有意见,宁愿毁约也不肯履行昔年的约定。
此一计,不仅没有达到原本的目的,还让爸爸许泰达有了追查前妻下落的借口。
那徐姓一家人,会不会就是父亲前任妻子所生下的血脉?三年来,许晴不乏恐惧,因为陆枚告诫她,一旦许泰达寻回前妻的儿女,在许家,她许晴的地位就会一落千丈!作为许泰达的独女,许晴凭借这个身份享受了太多超然待遇,此时云峥哥又传出了恋情,许晴绝不允许自己的最大优势在此时消失。
陆铣本不以为意,“徐宝镜”这个名字他没太放在心上,听到了也不会有特别的反应。
可听得许晴说完前因后果,陆铣不由得喝斥出口:
“真是胡闹!”
他说的,自然不是许晴,而是妹妹陆枚。
妹夫许泰达两年多来,不知道派人来港城查了多少次,若不是当初陆铣将铜镜先运出境内再弄回港城拍卖,此事定叫许泰达抓住了尾巴。
他这边负责转移妹夫许泰达的视线,没想到妹妹陆枚那边,对南县的徐家人却还没有处理干净。
“不管这个徐宝镜,是不是南县那家人,此事都不能再拖了,我给你妈妈打电话。”
放任徐家人窝在小小的南县也罢,反正他们生活在社会底层,根本不可能接触到任何大人物,陆铣有把握能将徐家人牢牢掌握在手中。可如今,徐家那个丫头,不仅出现在港城,还和霍家拉上了关系……陆铣隐隐觉得,事情似乎脱离了陆家兄妹的掌控。
电话还没打,他忍不住追问外甥女:
“我记得你当初说过,在蓉城取得铜镜时,差点陷入了当地袍哥组织的包围,你详细说说,那是怎么一回事。”
陆铣的神色很郑重,许晴老实将当时的情况讲了。
陆铣听罢,暗暗叹息。
他说错了,不仅是女儿美瑜蠢笨,外甥女许晴事实上也没聪明多少。自己和妹妹陆枚都是绝顶聪明的人物,怎么子女如此不争气?陆铣将自己儿女的蠢笨,归咎于陆太太,那许晴不聪明,肯定也不是妹妹陆枚的原因……不管陆铣承不承认,许晴有些地方还挺像许泰达。书楼吧
“傻孩子,你应该早点和舅舅说明的。”
陆铣已经明白了南县工人阶级家庭的女儿为何能前来港城,当初帮她出头的袍哥组织,应该就和妻子在毕女士展会所听到的那样,徐宝镜,是祁震山教授的古玩弟子……这位教授,大概是袍哥堂口中很重要的人物。
“徐宝镜的师傅,和易水先生是师兄弟,你大概没听过这位易水先生,他在国外华人圈和港城富商中都挺有名气,更重要的是,易水先生的弟子你也认识,就是穆家大公子穆清远!”
徐宝镜为什么能和霍家扯上关系,陆铣初步断定为是因为穆清远的缘故。
霍爵士祖籍就在羊城,而穆家的势力场也在羊城,陆铣拿不准两家私下关系如何,他只能想出这样的猜测。
许晴脸上挂满冰霜,所以说,徐宝镜和穆清远,
第八十七章 造假钧窑,陆铣毒计[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