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113 部分阅读  重生之官路商途未删节+续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 113 部分阅读[3/3页]

  宣传。可以增加一些预算,具体怎么增加,明天苏津东他们就会回来,具体的工作,可以请飞鸿广告与世纪华音两家配合……”

  孙静香创建世纪华音之后,爱达电子与江黛儿之间的代言合作。都是以世纪华音公司的名义出面,江黛儿需要走上辉煌地演艺之路,她的演艺人生必需要有专业的经纪制作公司来规划不可。

  经销商大会,自然需要江黛儿出面助威。

  去年的经销商大会。其实是从各地蜂拥而来的电器贸易公司里挑选合乎自己要求的渠道商,通过渠道商保证金制度让之前地渠道商网络大升级,吵吵闹闹,在混乱与亢奋中前后共进行了一个多星期。

  今年的经销商大会就会有序许多,召开的时间只有两天,关键是召开之后与各经销商之间续签代理权协议。

  科王昨天也在新闻发布会中宣传他们的经销商大会召开地时间,就比爱达电子晚一天,就在爱达经销商大会召开才一天,还没有开始跟经销商续签代理权的空当,完全可以预见他们的险恶用心。

  即使不把已经成熟的超级vcd作为新碟机在经销商大会。张恪也不会放弃技术领先优势的展示,也设想将每一届的经销商大会办成冬季新品发布会的形式。

  图像解码与视频存储方面的技术这次不会拿出来展示,震憾力顿时就弱了许多。但是在影碟机系统控制方面,张恪也相信国内还没有什么厂商能跟爱达电子相提并论,就算是那样专门生产影碟机控制芯片的台湾电子厂商,在这方面也不如爱达电子。

  当然,没有这些。也不是说就没有其他震憾力的东西出现。

  除了超级vcd以及与ti、斯高柏之间可能有地合作。其他情况,张恪都大体跟蒋薇、周一平、杨云介绍一二。要让他们放宽心。

  张恪将一些情况介绍过之后,杨云才稍放宽心,说道:“研发部那边又搞出什么新技术,小半年没见他们有动静,还以为都是一群吃干饭的家伙呢。”

  “主要是系统控制上地一些专利技术,”张恪跟杨云他们简单介绍了一下smartstream流畅技术,在锦湖电子技术研究院掌握一系列视听专利技术中,针对眼下国内混乱的盗版碟市场,smartstream流畅技术最为实用,smartstream流畅技术不仅具备更强大的播放能力,在对碟片的纠错能力也有着超强的表现,“国内盗版碟市场混乱,碟片质量良莠不齐,碟机对碟片地纠错能力就显得很重要,市场部有反馈这个情况,研发部那里就针对这种情况开发出smartstream流畅技术,我与苏津东、丁槐讨论过,我们旗下所有系列地影碟机产品都可以利用该项技术增强纠错功能,仅这一点,就能拉开与市场主流产品的差距,别人要根据当前盗版碟市场实情自行研发替代技术,应该需要相当长地一段时间。”

  “啊,”杨云眉头一扬,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目前影碟机市场最集中反馈的就是这个问题,你去问问客服,一天接到投诉读不出碟的电话有多少,我还没有想到我们公司已经搞出这个来了,真要好好的宣传一下,我这时候倒很期望看看科王拿什么怎么来挣我们的渠道商。”

  “不宣传,偷偷摸摸的做,秘不外宣!”张恪说道。

  “为什么?”杨云不解的问。

  “秘不外宣的原因,一是避免给别人很快模仿过去。我们不宣传,其它影碟机厂商可能要过很久,才意识这里面地问题,留给消费者无非就是爱达电子的产品就是好,质量就是过的关的印象,我承认我有些虚荣。消费者心里的这种印象,对爱达电子以后的成长很重要,”张恪解释说,“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所谓的既当婊子,又立牌坊,这个纠错功能是特意配合盗版碟而出现的。而作为主流的商业道德标准,我们应该积极的抵制盗版碟才是……”

  “都是什么词,”晚晴都忍不住皱起眉头来,“什么叫既当婊子。又立牌坊?”

  张恪腆着脸笑了笑,说道:“就是这个意思,秘不外宣。”

  杨云说道:“幸亏刘明辉这混蛋家伙早去了科王,不然怎么能做到秘不外宣?”

  张恪拍了拍杨云的肩膀,说道:“董事长有过研究,年底的股权激励计划会将一、二级部门主管都涵盖进去,可能分到每个人头上不是很多,多了一二百万,少地三四十万,但是这不是最重要的。要相信爱达电子在未来会有更大的发展,有些事,还只在我们董事会内部掌握。不过你可以先拿这个给下面人打打气……”

  杨云精神一振,蒋薇笑他说:“给糖吃就来精神,刚才谈话怎么见你眼里跟蒙了一层灰似的?”

  “千里奔忙,只为求财,”杨云笑着说。“说心里话。刘明辉要不是太不地道,我也不会对他这么咬牙切齿。听说科王在他辞职前就直接汇进他个人账户八十万……我是不是该通过谁将这事透露给他?”

  虽然在市场部,杨云为正,刘明辉为负,但是照顾到刘明辉所做地贡献,两人的薪资是一样的,实际收入都要比负责人力资源部、行政综合部的周一平还高一些,二三十万的年薪在海州要算绝对的高薪了。之前新光纸业因为营造速丰林的计划,外聘宋志佑出任新光纸业副总裁、林业分公司总经理,开出六十万的高薪还大肆炒作了一番。科王给刘明辉开出八十万的高薪,并先将款项打入刘明辉的账户,想来也应该如此,当初为了将丁槐与苏津东请来,也是提前将十五万地现金各打入两人的账户,刘明辉不会不学这招。

  听杨云打算将消息透露给刘明辉让他懊悔懊悔,张恪不以为意的笑了笑,说道:“不要做这么无聊地事情;中午饭都你们都自己回公司解决去,我下午还有别的事情。”

  许思既不属于锦湖也不属于爱达,晚晴也是,自然不用出去自己解决。再说这两个女人走了,张恪的中午饭怎么解决?

  □□□□□□□□□□□□□□□□□□□□□□□□□□□□□□

  倒是中午时,张恪接到许瑞平的电话,听到一个好消息。

  许瑞平告诉他说是市里上午刚刚通过改组城市信用联社组建城市商业银行的方案,对方案里有关主要参股股东在贷款审查委员会拥有否决权地条款也无异议通过,方案将同时上报省政府与人民银行省中心支行,市里也原则上同意李毅华担任组建后海州市商业银行第一任行长。

  爱达“屈从”海州市经济建设地大局,唐学谦自然会拿这点来换取一些实际的好处,张恪只是没想到好处来得这么快,看来在九七年之前成立海州市商业银行也不是奢想。

  只是现在手头地事情让他焦头烂额,他只给李毅华去了一通电话,提前祝贺他。电子品牌运营部经理刘海燕与营销中心副总监赵海舟,还有应邀到爱达电子参观的斯高柏公司高级副总裁艾默一同从北京直飞海州,这是这星期还剩下的周末惟一一趟往返北京与海州的航班。

  与上次到海州已经过去一年的时候,艾默能看到这个地区在过去一年的变化,下飞机坐车到市里,艾默总不忘拿他依然谈不上标准的普通话感慨海州的变化。

  去年,斯高柏之所以那么轻易就给ti分掉一半的解码板市场,爱达电子给ti提供充分的外层应用技术支持就是一个关键的原因,不过艾默还是很欣赏国内能做出技术成就的公司,再说爱达电子虽然只有半数的产品采用斯高柏的电路板,依旧是斯高柏最大的客户。

  爱达电子的邀请,艾默自然是欣然前往,更何况他与陈信生的心思一样,可以顺路再与科王电器有更密切的接触。

  与陈信生一样,艾默在苏津东、丁槐的陪同下,参观锦湖电子技术研究院陈列室里的样机,就彻底将科王电器抛在脑后。

  硅谷那家台湾人开的科技公司在新科电子提供足够多的技术支持之后,已经开发出相当于第一代解码芯片的技术,这同样给斯高柏公司造成极大的危机感。

  与ti公司不同,斯高柏还只能算是在图像处理、视频技术上略有专长的公司,整个公司对解码板垄断利润的依赖性非常大,也可以说是解码芯片成就了斯高柏公司。

  艾默本身就是斯高柏公司直接负责解码板事务的高级副总裁,权限很大,看过样机的演示,以阅过相关的专利文件,优良的职业素养,让他立刻意识开发第三代解码芯片,推广超级vcd碟机,让解码芯片垄断市场格局延续下来成为可能,他与公司总部那边稍加沟通,就立即决定与爱达电子展开相关技术转让授权许可的谈判。

  ti公司的动作要慢一些,毕竟大公司有大公司的姿态,除了陈信生与ti总部积极沟通之外,张恪也让丁槐将一部分专利技术文件传到ti总部,以供ti总部对这些技术文件做出价值评判。

  倒是斯高柏公司的果断促使ti总部那边放弃无谓的犹豫——一旦斯高柏与爱达电子先达成授权许可协议,对ti是非常不利的——授权陈信生与斯高柏一起跟爱达电子进行技术授权许可的谈判。

  要没有新科支持硅谷那家台湾人的企业研制解码芯片并在最近取得一些进展,ti、斯高柏就感受不到很强烈的危机感,就不会这么迫切的与爱达电子进行第三代解码芯片开发的合作。

  张恪让丁槐这边准备了很久,首先做好自己推超级vcd的准备,其次才是与ti、斯高柏合作开发第三代解码芯片。至少在解决方案方面,锦湖电子技术研究院已做得相当完美,成功的将相关专利技术在电路板实现完整的功能,以ti与斯高柏联合起来的技术实力,相信能很快就开发出第三代解码芯片。张恪甚至认为现在就达成合作协议,若是迟于九七年元旦才开发出第三代解码芯片就算是很慢了,而且只要按照爱达电子所提供的解决方案去开发新一代解码芯片,系统控制集成电路只要稍加更改就能使用,几乎能同步推出超级vcd碟机出来。

  第440章科王的表面风光

  十一月十二日,位于市区东北的空港,比平日略热闹些,今天有往返北京的加班航班,在候机室等候去北京航班的旅客透过钢格子玻璃能够看到机场出口位置围着几辆电视台的采访车。

  “有什么重要人物要来海州吗?”一个中年旅客耐不住候机室里那种蓝色硬塑料椅的冰冷,站在窗边看着外面的情致,“原来有什么重要人物过来,周六才会加班飞机。”九六年航运不足,偶尔会根据人流情况进行航运调整,这名旅客看着候机室里候机者廖廖无几,知道这次的加班飞机不是依照惯例做出的调整。

  这几天降温了,天气阴,白天气温也只有五六度,南方湿气重,天气稍冷就刺骨的寒,北方人一般都适应不用,按理说候机室应该有空调设施,却丝毫感觉不到空调有起作用,北方还有几面窗户打开,往里灌冷风。仅从这一点上,这位中年旅客对海州就没有太好的印象。

  从北京飞来的飞机降落了,这边马上就要准备登机了。

  九六年海州机场的登机设施还是敞开式的扶梯,人直接从扶梯下到飞机跑道然后再从出口走出去。

  谢剑南坐飞机时有些耳鸣,整天面对媒体记者的追逐,虽然整个人的精神一直都很亢奋,但是出舱门,站到扶梯上,看着海州这片灰蒙蒙的天空,还是有松了一口气的感觉。

  “张秘书长与谢总他们应该在外面等了。”刘明辉走在谢剑南身后说道。

  “好哩,我们这就下去。”谢剑南回头拉住陈静的手,“总算松了一口气。”

  “全国各地的媒体将会蜂拥而来,加上爱达与我们科王的经销商大会的时间有部分重合,这里将持续受到媒体的关注。”刘明辉说道。

  “也就是说?

  (((★更新最快的小说网★百度搜索:书楼吧★WwW。ShuLouBa。CoM★)))

第 113 部分阅读[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