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1章 大汉华章(29)  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综]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31章 大汉华章(29)[2/3页]

  图之上,在他的眼中,这张线条凌乱的舆图从大汉的西部到北部被连出了一道线条,在那道线条之上在未来终究会燃起一片战火。

  “汉匈之间,终有一战,”郅都沉声道“但是不是现在。”

  小皇子微微侧脸,光洁如玉的脸庞在灯光下被染上了一层暖光,小少年微微一笑“当然。”

  ======

  在成功完成了第一次的任务后,大汉朝独一无二的“长窑”修整了三日。

  匠人们将窑炉进行一番检查,细细敲过每一块转,以寻找出经过烘烤有碎裂即将的砖块进行替换,但看来此次夏安然此前特制的耐热砖质量很好,除了正门口直接面对高热的封门砖之外,大部分没有损伤。

  故而只短短休憩了几日,新的胎胚便又被陆续塞入。

  实际上此前第一次制胚之时,匠人们便有意识得多做了些,盖因冬日胚子干得慢,而烧制则需要其完全干透之后才能入窑,否则烘烤时候冷热不均容易龟裂。

  因为要实验青白瓷的烧制,尤其是要调整釉料的配比,待到此次成品出来之后,匠人们再根据成品进行原料的调整,如此要比重头来快的多。

  既然打算开春入朝拜谒,那么作为刚刚就藩的小皇子自然少不了准备给家人的礼物,没做,被免了献费的中山王带过去的是“礼物”而非贡品。

  既如此他大可免了大笔的昂贵货物而是以“心意”为主。

  还能有什么礼物比经他手研制出来的瓷器更能彰显其心意的呢?

  但是如果每个人送一样的瓷器,那势必会引起彼此之间的攀比。

  又不是机械制造,每个人拿到手的定然会有些不同,而艺术品这种东西,谁的好看谁的不好看,全凭个人主观。

  夏安然个人其实觉得青瓷比如今带有杂色的白瓷好看些,但是身边的三个臣子却每天抱着白瓷的文房用具不肯撒手,爱惜得紧。

  为了避免这种不必要的误解,夏安然打算直接开通“私人定制”模式,可以说充满了求生欲。

  确定小王爷已经休息好,并且还有功夫去玩泥巴的太傅大人恭恭敬敬得将中山王请回到了书房里面。

  作为提早加冠,从法律上已经成年的藩王当然就已经不再需要像小皇子时候一样,被安排读书任务了。

  更何况在汉代的教育多采用放养性质,也没有什么专业课本,这时候的小皇子的生活还是很幸福的,当然除了储君之外。

  加上老刘家本身就是粗陋出生,对于这方面的教育也不算太上心。

  但是偏偏夏安然自己“求”出来来了一个特殊待遇,以至于他在就藩之后还要接受来自于文化课的灵魂炙烤。

  一并的,他还自发给自己增加了武术课。

  太傅和中尉并丞相商量之后呈送上了一份课单,虽说是用词看上去恭恭敬敬,但实际上毫不留情得将夏安然的业余生活全数塞满,呆滞的小皇子看着太傅递上来轻薄的一张纸,并漂亮的隶书,整个人都有些不太好。

  而且最可怕的是,此前就藩的一路上太傅一改聊天时候和蔼的模样,拿起教鞭之后简直变了个人,而已经被摸清底细的夏安然只能眼睁睁看着堆上书桌的一册册陌生的书册眨眼睛。

  太傅给他安排的课程全是他没有基础的课,不能吃老本的夏安然只能乖乖拿起书本。

  中尉程不识为了让中山王殿下读书不那么无趣,将自己的儿子提了过来,小伴读名唤程武。

  没有辜负老爹对他的期待,这位小郎君据说天生力大,且在老爹的系统教育之下,他将此优点发扬光大。

  所有汉室的小皇子都要学习武技,但尽管如此到底比不上武将之子,夏安然震惊得发现这个小郎君在脱光之后身上已经隐隐有了肌肉线条啦!

  藩王殿下摸了摸自己的软肚皮,在小伴读的热情邀请下还是留下了一层衣裳,保住了他身为“殿下”的尊严。

  夏安然这具身体似乎有一个剑术精通的buff在,但并无甚大用,因为程不识教授的是刀术。

  在西汉初年,主要的兵器已经开始由剑转刀,一方面是冶炼技术的进步,原材料由铜转为了更加坚硬的铁,而单面开刃的刀比之双面开刃的剑在锻造和开刃上能够省去大量的时间,适合军队配装。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剑的攻击方式以刺击为主,劈砍不便还易折断,故而国家的未来趋势便是全军普及汉刀。

  对于皇子们而言,他们所研习的重点自然也跟着从以刺击为主的剑术偏向了大开大合的刀斩术。

  当然,剑术他还是要学的,毕竟剑亦是皇室的礼器。

  站在校场上便变身魔鬼教头的程不识恭恭敬敬得对着小皇子道“天寒,请殿下先行暖身。”

  暖身的项目就是——跑圈。

  就当夏安然已然变身成一只小花喵之时,距离中山国千里之外的大汉国都城内,汉景帝刘启刚刚收到了到了他刚刚就藩的儿子的第一封书信。wWW.δんūLǒμΒà8.CóΜ

  驿使抵达之时,刘启正于长信宫给窦太后读书。

  七国之乱危机刚刚被破解,又过新年,整个汉庭的气氛都极其的欢快轻松,而夏安然的书信来得更巧,恰恰打断了窦太后对刘启的就立太子问题的老生常谈。

  刘启一听闻是远行的儿子送来的书信,自然以此为由打断了窦太后刚刚开启的话头。

  窦太后对于小孙子的来信也很是好奇,倒也没在意儿子不着痕迹的转移话题之姿,反倒令刘启快些打开来给她这老婆子念上一念。

  刘启自然不会拒绝母亲的这一要求,更何况他也有些好奇刘胜写给他父亲的第一封信会写什么?

  是诉苦……还是……?

  他想起临走之前这小儿对自己说的一番话,倒真有几分期待,谁知被一层层传递上来的居然是一根竹筒。

  筒身上有蜡封,封上头印的是中山王刘胜的印以证明身份,如此也证明了这确实是九子寄来的东西。

  这倒有些新奇。

  一旁的馆陶公主亦是将九皇子送来一根竹子做封装一事告诉了窦太后,几位长辈都觉得有些好笑。见过以锦盒封装的,就没见过直接拿根竹子装的。

  窦太后笑着不轻不重得夸了几句小孙

第31章 大汉华章(29)[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