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零八章 李治的脑子有问题  秦长青李焕儿穿越唐朝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三百零八章 李治的脑子有问题[1/3页]

  唐朝的地主老爷们都很苛刻。

  或者说,那个时代的地主老爷们都很苛刻。

  对于庄户而言,地主老爷能善待他们,不涨租子,按时发放工钱,这就是好地主。

  像秦长青这样的地主很少,像秦长青这样的官老爷很少。

  不光借钱给他们盖房子,还免费让他们的娃儿读书,时不时的还有工钱拿,简直就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书楼吧

  就好像现在秋收结束,庄户们都争先恐后的将粮食先交租,然后再存进粮仓做好存粮记录。

  东家忙完了帮西家,西家忙完了帮东家,人只要有钱了,就是一顿饭一顿酒的事情,没人提工钱。

  秦爵爷说过,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儿。

  庄户们全都记在心理,就说王桩和赵老汉弄的工程队,谁家的屋顶漏水了,谁家的下水堵了,基本都免费帮衬,一个铜板都不收。

  秦长青给他们普及的是共销的概念,大家没必要秋收了就把粮食全卖掉,庄子里又不是没有粮仓,自己存进去找秦毅开票据就好,一切免费。

  手里面有钱,粮仓里面有粮,出门腰杆站的笔直,说话都硬气。

  放眼长安城周边,哪里的粮食有秦家庄多?

  哪个庄子里的百姓,能看到几千斤、近万斤的存粮?

  哪个庄子的百姓,能时不时的在农忙之余,去酒肆喝点小酒,去茶楼听会儿说书?

  相对于秦长青而言,庄子就是一个大集团,不是小作坊,要有属于自己的文化积淀,庄户们可以不识字,但你要让他们懂道理。

  更何况,工资到位啥都干废,留住庄户们心的,除了吃饱穿暖还有存钱。

  曲辕犁,家家都有,柱子的铁匠铺,价格童叟无欺。

  秦家庄在状元山下,建了养牛场,基本每家每户一头。你要是荒地开垦的多,秦爵爷在免费送你一头。

  除了在山脚下散养牛马,所有的秸秆必须统一回收,用作冬季的牛饲料,有个叫宋老三的就看到了做饲料的商

第三百零八章 李治的脑子有问题[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