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崔万志,投诚  秦长青李焕儿穿越唐朝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崔万志,投诚[1/3页]

  刘山林的计划是完美的。

  他们绝不是鼓噪造反,就是正常的商业诉求罢了。

  请求停止拆迁,请求恢复正常的经营秩序就好,一点犯忌讳的地方都没有,一点把柄都不给京兆府留下。

  面对这样一个完美的计划,刘山林的嘴角忍不住露出一个满意的笑容。

  闹吧,闹吧,事情闹得越大越好。

  只要能给京兆府抹黑,自己将来一定得到赵国公长孙无忌的信任,将来光宗耀祖不是梦了。

  近千人涌入西市,喊着响亮的口号,可见声势有多大。

  ……

  博陵崔氏。

  汉朝至隋唐时期的著名大族,源自姜姓,因封地崔邑而受姓崔氏,西汉时期崔仲牟定居于涿郡安平县(今河北省安平县),逐渐发展壮大,因安平县后属博陵郡,后世遂称“博陵安平人”,博陵崔氏由来。

  西汉昭帝时崔朝任侍御史,其子崔舒、孙崔篆世吏二千石,东汉时跻身名门,范晔评价“崔氏世有美才,兼以沉沦典籍,遂为儒家文林”、“崔为文宗,世禅雕龙”,北魏时虽然门第低于以清河崔氏为代表的四姓],但在北齐北周时全面上升为一流士族。至唐代有六房位列七姓十家,尤以博陵第二房最为显赫。

  唐初《氏族志》原稿就是以第二房的崔民干为第一等士族,时至中晚唐,天下人公推第二房崔氏为“士族之冠”,博陵崔氏在唐代光宰相就出了十六人。

  博陵崔家,共有七房。

  博陵安平房,东汉西河太守崔钧十世孙崔昂的后裔,号为博陵安平房。

  博陵大房,前燕秘书监崔懿长子钜鹿县令崔遭(崔连)的后裔,号为博陵大房。

  博陵第二房,前燕秘书监崔懿第二子饶阳县令、博陵太守崔琨的后裔,号为博陵第二房。

  博陵第三房,前燕秘书监崔懿第三子崔格的后裔,号为博陵第三房。

  博陵第四房,前燕秘书监崔懿第四子崔邈的后裔,号为博陵第四房。

  博陵第五房,前燕秘书监崔懿第五子秀才崔殊的后裔,号为博陵第五房。

  博陵第六房,前燕秘书监崔懿第六子崔怡、第七子崔豹、第八子崔侃的后裔,合称博陵第六房。

  博陵安平房、博陵大房、博陵第二

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崔万志,投诚[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