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110章 阳城青苗观-3[3/3页]
生,再继续往上面读,到博士,争取大学留校任教,也是没问题的,并不是只有在丰元一条路可以走的……
他脑子里乱糟糟的想着,不期然,迎面对上了文北言的目光。
原来文北言不知何时已经停下了书写,转头看着他。
“你继续,我就是看看。”带着一丝被抓包的狼狈,卓斯弈嘿嘿的笑了两声,但是文北言并没有继续写,反而拿起墨,在砚台上磨了起来。
这个文北言实在是太陌生了,是卓斯弈从来没见到过的、2000年前的文北言。
鬼使神差的,卓斯弈上前一步,说:“我来磨吧。”
文北言抬起视线看了他一眼,他的眼睛亮得好像恒星,有许多的情感在其中,你却只能感到美不胜收。m.sΗùlοùβà八.cοM
卓斯弈磨墨,文北言继续写,有好一阵,两个人谁也没说话。卓斯弈突然觉得,不论文北言半夜不睡觉写这篇道德经到底是因为想散心,还是有别的目的,都不重要了。就在此时此地,这一盏灯下,只有他们俩,就够了。
文北言默默的写完一张纸,放下笔稍稍休息了一会儿。卓斯弈一直站在他桌边看着,看他毛笔的一撇一捺一勾一画,看在间架结构里的生灭荣枯,现在一张纸写完,摊在写字桌上几乎覆盖了整个桌面。更奇妙的是,在笔墨之下,有一股强力又工整的韵律在流淌,从任意一个字看进去,都能感到一种大音声稀的节奏,将你团团裹挟在其中。
卓斯弈看了一会儿,越看越觉得妙不可言,痴痴迷迷,移不开眼光。他这时才明白,为什么第一次在五方观,赵清明会提出,请文北言抄一篇道德经给他。
道德经凡五千余字,即便是抄得慢,也就两三天的功夫。但这通篇下来,书法造诣不说,流淌在文字中的道韵,对修道之人来说,才是受用不尽的无价之宝。
“虽然人不去,但礼节要到位,否则人家会记恨到你和丰元头上。”文北言淡淡的,听来无悲无喜,似乎只是在陈述一个简单的事实,“这一幅字,我尽快写好之后送出去装裱,送给他们,就是你我的心意了。”
第110章 阳城青苗观-3[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