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九章我愿人人如龙  万界竞技,开局我选张三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八十九章我愿人人如龙[1/3页]

  很早以前,曹柘就一直在构想,如何让整个世界的人,人人都可以习武,人人都可以练功?

  然而这个问题,很难有答案。

  因为练武本身,是需要消耗精力的。

  就像少林寺的罗汉拳,宋朝太祖所创的太祖长拳,都属于普及率极高的武功,并且有着十分可观的上限,如若练到一定层次,依旧可称为一方高手。

  这些普及度高,并且难度一般的武功,为什么还是做不到完全普及?并且从宗门、世家、豪门走出去,走到乡野田间,走入寻常百姓家?

  除了因为寻常老百姓不识字,没有师父领进门教导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老百姓的肚子里没有多的食物,日常的气力,用来劳作已经是超负荷运转,哪里还有时间、精力、体力,练习武功?

  站在所谓武林高手的角度去看待百姓消极习武,就像是富豪们鄙视九九六的普通上班族,不懂得利用空闲时间提升自我一样。

  带着一种‘何不食肉糜’的阶级傲慢。

  在这种傲慢下,能够战胜自我,努力挑战阶层,跨越阶层的人少之又少,更多的不过是在原本的苦难中轮回。

  习武练气,就是一个炼精化气的过程。

  从天地之中采集元气,以补足自身当然也可行。

  正如九阴真经开篇所述,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正是强调自天地之中获取养份的精要,以损耗天地之气的方式,来蕴养自身的不足。

  但是,能做到这一点的武功,无一不是当世界绝学,且对各方面的素养要求极高,又绝不是平常百姓可以做到的。

  游历天下三载,曹柘做过了各行各业,了解了底层百姓的生活,也便在这个过程中,总结出了千变万化的各类简单武学。

  这些武学,看似各有对应,可以依照不同的职业,不同的人群,有着不同的转换方式。

  比如说书人专用的《扩音功》以及《提气功》,主要追求的就是一口真气的连绵不尽,以及以内力释放声音,让声音变得更加洪亮、清晰。而渔家专用的《水行诀》和《化湿功》,则是借水修行,内力更偏重水相,能提高修习者水下的

第八十九章我愿人人如龙[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