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6章生产队的驴也不敢这么歇息  学霸的黑科技人生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76章生产队的驴也不敢这么歇息[1/3页]

  就在‘马约翰杯’如火如荼地进行的时候。

  最新一期的《数学学报》刊印了,徐征在上面有一篇论文——《线性算子和线性泛函的最优反演理论》。

  作为华夏数学期刊中最权威、影响力最大的期刊,《数学学报》的影响因子其实很低,只有0.578。

  不过低就低吧,数学家们根本就不稀罕影响因子的高低。

  世界范围内,诸如《数学纪事》这样的顶级期刊,影响因子也是长期徘徊在2.5~4之间。而行业内的评价值是1~5,这里的行业内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工程等领域的期刊,以及综合性期刊。

  数学期刊的影响因子为何如此低?

  丘成桐先生用一句话进行了精辟概述:“好的数学论文必然被极少引用,因为没几个人能看懂。”

  根据IF的计算公式,三年内的引用次数决定了当年的影响因子IF。δんμしΟUΒα捌.cΟΜ

  好的数学期刊、真正有水平的数学论文,读者看都看不懂,还引用个什么鬼,所以数学期刊的IF普遍较低。

  如果你写的数学论文被大量引用,原因只有一个:你写的太肤浅,水平太烂。

  《自然》、《科学》为啥被引用的次数多,因为它们是综合性的学术期刊,学物理的,学化学的,学生物的,学工程制造的……各行各业的人总能在《自然》、《科学》上找到自己所需的资料。

  读者基盘太过庞大,读者们疯狂点击《自然》、《科学》,这两家期刊长期霸占点击榜前两位宝座,IF在30-40之间,有段时间一度飙升到接近50。

  人家绝对没有刷数据,这是真实数据,《自然》和《科学》是面向普罗大众的科普读物,即便是一般读者也能看懂其中的部分内容。

  而数学圈子是个小圈子,所以还是那句话,数学家们不稀罕IF,你们爱看不看,爱引用不引用,离我远点,智商太低会传染。

  当数学系的教授们拿到最新一期的《数学学报》,看到上面《线性算子和线性泛函的最优反演理论》的作者是徐征的时候,一个个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他们扳着手指算着,算徐征来到水木大学后发表的论文。

  这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12篇论文!

  肖主任为此召开了数学系的研讨会,语重心长地说道:“大家看看徐征研究员,来到学校8个月时间,发表了12篇SCI论文,其中在《数学学报》发表3篇。”

  “大家要好好学习徐征研究员,你们看看你们自己,过去8个月,总的发表SCI论文就5篇,生产队的驴也不敢这么歇着。”

  说起这事,肖主任那是恨铁不成钢,自从学校落实考核制度以后,论文指标就占了很重的比分,想要晋升职称,就得有相应的论文。

  去年若不是有徐征当门面着,在学校年底会议,他早就被学校领导给劈头盖脸地臭骂了。

  “主任,你也是搞数学的,应该知道数学这东西,不是想搞出论文就能出论文的!”赵

第76章生产队的驴也不敢这么歇息[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