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0章冉冉升起的新星  学霸的黑科技人生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90章冉冉升起的新星[1/3页]

  1000万元的奖金,那可是1000万元。

  足以让绝大多数人眼红、激动。

  哪怕月薪过万,一辈子都不可能赚这么多钱。

  可是现在,一个大二学生就获得学校奖励的1000万元。

  就在这个时候,就有人眼红了,一位水木大学教授痛心疾首地微博上写下:“大学是一个神圣的地方,不应该让这样的神圣地方被铜臭味给污染,学校给一个学生1000万奖金,这是绝对不应该的,也是不可理喻的。”

  还有一位燕大教授也是不爽的表示:“水木大学的办学经费太多了,多到肆意挥霍,应该削减它的办学经费,给我燕大。”

  “......”

  许多大学的副教授、教授都对这事给予抨击,毕竟文人相轻么,这些比较轻松、地位又比较高,偏偏收入又没有想象这么高的文人,往往是怼天怼地怼空气,更是会不断爆出一些惊人言论。

  徐征对此已经习以为常的,他可是还记得,十年后北师大的董教授可是公然建议农民在县城买房住,然后开车去村里种地。而且他还表示,开着车去种地已经很常见,骂他的人真的不懂农民和农村。

  徐征当时可还发表了一条评论,认为这些专家脱离农民、农村太久了,应该让他们去扶贫,再来一次上山下乡,也好真正去了解农民和农村。

  而这可不是单独的现象,无独有偶,在那时候复旦大学的黄教授提出一个暴论,“用一妻多夫,解决光棍问题”,这种违背道德、文化的言论,竟然是从一位大学教授口中说出来的。

  所以哪怕有人告诉他,什么什么教授对他做出什么评论,他都不置可否。

  大学教授这个群体,实在是混入了不少老鼠屎,而这些老鼠屎正坏了一锅粥。

  热度还未彻底散去,进入12月份,整个世界媒体都轰动了,因为时隔多年,《数学纪事》再次发行特刊,特刊三篇论文,作者是同一个人,其中两篇都是解决世界级数学难题。

  徐征,这个名字让无数人深深难以忘怀。

  美利坚,当初在头版头条新闻报道‘冰雹猜想’的《华盛顿邮报》以“华夏大学生解决冰雹猜想”为标题进行报道,并节选了德利涅教授对论文的评价:这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数学家,他是数学界冉冉升起的新星,未来数学界是属于他的。

  《纽约日报》更是夸张,也不知道是不是受到华夏同行的影响,以一个非常夸张的标题进行报道:“为何我们就没有这样的天才数学家”,报道侧重于徐征才20岁,却已经取得的数学成就,然后质问美利坚教育体系,明明投入更多的资源,师资力量也更好,却培养不出像徐征这样的天才数学家。δんυιouЪα8.℃OΜ

  《德意志日报》则是惊呼,华夏诞生了一位舒尔茨似的数学天才,舒尔茨迎来了一生之敌。虽然如今舒尔茨还未获得博士学位,但是已经在欧洲崭露头角,被德意志视为法尔廷斯的

第90章冉冉升起的新星[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