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八十四章:洛人为何而战  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一百八十四章:洛人为何而战[3/3页]

  夏的根,虽然现在不可能让每个人都读书,但怎么能直接剥夺呢?书楼吧

  

  

  

   相互检举,连坐制度,秦人动辄言利,邻里之间如同寇仇,父母亲人都要互相防备。

  

  

  

   从精神上打击国人的自信,控制国人的思想,让国人从经济上依附,不敢升起反抗之心,最终将所有的尊严践踏在地上。

  

  

  

   人没了思想,就是行尸走肉,那也算是活着吗?”

  

  

  

   洛泽笑道:“人心中有一把秤。

  

  

  

   洛氏之所以能得人心,难道仅仅是因为千年的恩情吗?

  

  

  

   你看刚才的那些族人,难道他们不知道这是必败的战争吗?

  

  

  

   难道他们不知道这是葬身之地吗?

  

  

  

   但是你能看出他们的笑容之中有一丝的勉强吗?

  

  

  

   他们不是那些不识字,随随便便就能煽动的农人。

  

  

  

   而是读过仁义之道,心中有自己信仰的战士。

  

  

  

   想必在他们心中,这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为公室而战了。

  

  

  

   他们同样在为自己而战。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的学问在国人之中有多风行,想必你是清楚的。

  

  

  

   族人们都在用自己的行动来践行义之大道啊。”

  

  

  

   孟子虽然在百家诸子圣贤之中,出现的比较晚。但是在洛国之中的影响力却极大。

  

  

  

   尤其是他的君臣观和仁义观,几乎完全切中了洛人的命脉,受到了极大的推崇。

  

  

  

   “秦王政想要打败洛国很简单,但是想要改变洛人的思想,那就需要剧烈的流血了。

  

  

  

   太可惜了,世人定然不知晓洛人心中的大义,只会归于洛人对洛氏的忠诚和爱戴。”

  

  

  

   《昭城万人诉》是历史上第一部体现基层士卒思想的书籍,在国家行将毁灭的前夕,洛国士卒们却充斥着乐观的精神。

  

  

  

   他们对素王敬若神明,但真正主导他们思想的却是先贤的书籍。

  

  

  

   他们有血有肉,言语之中满是真挚的感情,对于未来有美好的展望,愿意为了光明而牺牲,因为他们的主君从不让他们的血白流。

  

  

  

   在那个时代之中,这么一群人聚集起来,实在是一种奇迹。——读《昭城万人诉》有感

第一百八十四章:洛人为何而战[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