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61章 是故意的,还是故意的?[2/3页]
的啊?
怎么别人家动不动就是百万千万?
他们家动不动就是吃不上饭、内库没钱啊?
古代衡量百姓的生活还真挺简单,就是粮食。
他们的基本要求就是吃饱穿暖,粮食产量自然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百姓看得眼热,不过他们更关心的还是要是有了新粮种,不知道他们种下能多收多少粮食。
大唐啊,离他们太远啦。
【当时有扬一益二的说法,分别指的是扬州和益州,江淮地区开始大量的供应北方粮食。
开元十五年,唐政府转运江淮之南租米百万石到北方支援饥荒。
后来关中人口增加,江淮的粮食也来开始接济。
每年水陆运粮二百五十万石入关,分八个站来节结运送,从九月运到正月才能运完。
所以啊,皇帝陛下们,好好开发江淮地区,那块开采出来真就是富得流油。】
秦汉的皇帝瞧着那水上、路上连绵不绝的运粮队伍,对于开发南方的想法越发急切和坚持。书楼吧
百姓此时的民怨最低,看到那么多的粮食,比皇帝再多的动员都要有用。
始皇帝决定再把岭南的重要程度拉高,可又不能冒进,导致他现在就是眼睁睁瞧着面前吊着一块大肥肉,可还要告诉自己不能一口吞。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食。
开元十三年,东都斗米十五钱,青米五钱,粟三钱,物价的稳定,反映了百姓生活比较安稳。
这些都是李隆基和他的大臣们的功劳。】
李世民一脸肯定的点头,眼睛里是藏不住的满意,尤其是看到那些堆满的仓廪,羡慕的同时又忍不住郁闷。
怎么隋炀帝时仓廪是满的,后背子孙的沧灵同样丰食,只有他们苦哈哈?
武则天看着天幕描述的一切,派人去找李隆基这个孙儿。
还真是天命在李唐,她之前犹豫的一切,似乎都有了答案。
小三有了如此功绩,其他人上位,只会成为民心
第61章 是故意的,还是故意的?[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