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7章 一波三折的李君羡案  开局给秦始皇直播兵马俑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107章 一波三折的李君羡案[3/3页]

  件。

  【和前面的两《唐书》还有《李君羡传》比起,《资治通鉴》的记载还引入了一个神人李淳风。

  在这里,李淳风那就是个宅心仁厚的神棍,哦不,是神人啊,他能预知未来,还把嗜杀的唐太宗劝止。

  《李君羡传》和《李淳风传》对于这件旧案的记载有相似之处,但不同的是,《李君羡传》坐实唐太宗的滥杀,李淳风就是犯罪中止。

  当然,不管在哪个里面,二凤的形象都有点猥琐啊。

  但需要知道的是,李淳风曾经参与了唐朝国史的修撰,但需要注意的是,那时候咱们的护爹狂魔李治还在呢,不可能存在抬高李淳风贬低唐太宗的情况在。

  不然就等着下去和他爹解释吧。

  这个故事的真假不能肯定,但能肯定的是,绝对不是出自唐朝的国史。】

  李世民不知道几次听到护爹狂魔的名头,感动是感动,但也有点难为情啊。

  小伙子还是太外露了,瞧瞧这留下来这么个名号,多不威严啊。

  长孙无忌看着他皇帝妹夫那口不对心的表现,没说话,但心里明白他美得很。

  自年少时起他就是招摇的,恨不得穿着华服骑着骏马吸引所有人的视线,现在当了皇帝还是如此。

  【李淳风去世的时候还是唐高宗时代,就算是有人给他撰写行状,也不可能去贬低唐太宗,理由依旧是唐高宗。

  不过,史书也是人写的,肯定会掺杂个人情感,著名的春秋笔法已经证明史书只能做参考,毕竟这玩意还有皇帝修改呢,不能尽信。

  但绝大多数内容还是值得品读的。

  无论是《唐书》还是《资治通鉴》,他们成书的年代都已经不在武则天时代,而且里面对于武则天都是努力批判,形象没好到哪里去。

  所以说史书的记载和武则天多大干系还真不能,但疑惑的是,李君羡案件中,后面史书都没有摆脱武则天朝廷刻意留下的影响。

  总不至于想要贬低贬低唐太宗,抬高抬高自家朝廷吧。】

  李世民气鼓鼓的:朕觉得就是。

  宋朝:好久没有露面了,一露面就是这么个场合,真的怪叫人尴尬啊。

  新王朝建立一般都要为前一个王朝编史,这是惯例。

  当然,这里面为了自家的正统性加点东西无可厚非,再说啦,他们又不是当事人,有些不确定的地方删减增加都很正常。

  只不过这会儿被提出来,叫宋朝稍稍有些尴尬。

  不过,也不用那么不好意思,明朝皇帝的名声不好那不也是清朝修史修出来的嘛,大家都彼此彼此,谁也不是圣人。

  【李君羡案还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最好的体现。

  这里就是关于武则天进宫包含的一些传言以及延展,接下来就具体说说她进宫后,居然还能叫护爹狂魔的李治罔顾伦理,背负着种种骂名和批判将老爹的才人变成自己的昭仪。】

  毕竟当皇后那又是另外的故事了。

  鼎鼎有名的废王立武啊,可不只是爱情故事,还掺杂着高宗时期的政治,那也是李治的能力体现。

  只不过老爹的名头太大,媳妇的名声又过响,导致他这个皇帝存在感稍微弱了点。

  但真论起来权谋心机,李治可不是什么傻白甜,长孙无忌这样的权臣加老狐狸都在他手里跌了,可见一斑。

  毕竟,用扶持自己的皇后来进行朝廷抗衡就不是一般人能想到的,也没有人能做到他那般,‘养成’一个女帝。

  李世民还没高兴一会儿,就要听到自己戴绿帽子的具体事项,脸色又黑了。

  自从天幕出现后,脸的颜色可谓是随心所欲、转变自如啊。书楼吧

  刘彻等一行吃瓜看热闹的都坐直身体,吃瓜就要保持对瓜的尊敬啊。

  李治脑袋里诸多的谋算,在这一刻瞬间停止。

  他只希望耶耶听到不会气坏身体,实在气不过的话,可以教训另外一个自己。

  还在襁褓就已经被亲爹谋算着断奶的李治:你是人吗?我是个孩子啊!

第107章 一波三折的李君羡案[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