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6章 一群大聪明  开局给秦始皇直播兵马俑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146章 一群大聪明[3/3页]

  要保证自家子孙后代富贵的生活,为了防范藩王造反,领地并不连贯和宽阔,同时为了防止皇帝被权臣架空,他又给了藩王接受天子诏书进京“奉天靖难”的权力。

  既要又要的心理,给了咱们朱棣屠龙的机会。

  当然,也是他的好大侄…各种意义上的各种骚操作。

  说实话,朱允炆的那些操作,我都不知道朱元璋到底是看中他哪啊?

  就算是你的好大儿朱标,听了自己儿子的操作,都得劝劝你。】

  朱元璋冷峻着脸,朱标身边的少年朱棣也不敢说话,看看他爹,又看看他哥难得严肃的脸。

  朱标心里不明白,他未来的儿子,到底是做得有多差劲,才会有如此一番评价。

  林书:他不是差劲,他是真不知道如何评价,连带着手下一堆人都跟儿戏一样。

  【当时的朱棣还只有十岁,当然没到就藩的年纪,当时北境还是靠着徐达,后来还娶了徐达的长女为妻,也是很有名的皇后,老朱家在娶媳妇方面,还都挺有特色的。

  前期我们就不说一大家子的事情了,要说朱棣造反啊,他也不是一看自己大哥死了,老爹死了,侄子上位就要造反的人。

  主要是朱允炆这个大聪明,他削藩。

  削藩没有错,但他选择的方法也是没谁了—武力削藩,而且是把叔叔送下去陪爷爷的程度。书楼吧

  要如果是他爹来,当然朱标不可能做出这种事情,就不假设了,太侮辱人。

  加上他身边一群大聪明,三大智囊团主打的就是学问好、操守好、文采好,共同的缺点是不懂军事、不懂权谋、不懂燕王。】

  这个评价……

  许多人率先皱起眉头,不管是这位建文帝削藩的架势,还是天幕对他身边臣子的评价,一看就是没戏啊。

  朱元璋的几个儿子更是傻眼,这几个叔叔不会就是他们吧?

  林书:那倒也不全是,毕竟还有几个比你们老爹走得还要早。

第146章 一群大聪明[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