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164章 乌台诗案被贬黄州[3/3页]
这么对我’的震惊看向宋神宗。
宋神宗从听到王安石两次罢相就已经尴尬,王安石虽然没有苏轼那么外露的神色,可就是那种平淡无波的申请,也叫他坐立不安。
更遑论还有个外露的苏轼,宋神宗都感觉自己辜负他们。
百姓则是不解,“苏大人不是很好嘛,干什么要抓他啊?”
“就是,写写诗怎么呢?我们平时在家不一样骂啊,干什么抓人啊?”
“这不就是所谓的文字狱吗?若是文章诗词都不能表达心意,还得小心各种词,还写什么啊?”
王安石半分不被影响,只是默默又给自己增加一个知识点:要到地方去看。
【苏轼入狱后五个月里面,牢狱生活自然不会好到哪里去,当然,为他求情的人也是一波接一波。
值得一提的是,为他求情的人里面有两个比较特殊,第一个是王安石,另外一个是宋神宗的祖母曹氏。
苏轼和王安石在人品上是没有问题的,两人政见有问题但绝对不会牵扯到别的方面。
还有苏轼的弟弟苏辙,也因为这次求情得罪当权者。
咱们都开玩笑说,苏辙文学上没有他哥那么高的成就,但当官是一把好手,基本上的日常就是爬高高,捞哥哥。
苏轼的日常:好吃好喝,写诗词,被贬,给弟弟写信。
不过,宋神宗本人其实也没多大处理苏轼的意愿,后面借着大赦就把苏轼弄出来,贬到黄州去了。】
苏轼难得有些羞赫,天幕怎么这些小事都说啊,他们兄弟之间的私事,说出来感觉他这个当哥的好不务正业啊。
不过,他弟弟确实最好。
还有就是,苏轼没想到王安石居然会给自己求情,想到俩人还争锋相对,怪不好意思的。
始皇帝,“难怪这大宋立不起来。”
从天幕只言片语中,他已经看到宋朝皇帝的软弱。
无论是那王安石还是苏轼,当皇帝的若是要保,难道真就保不下来?
又不是什么谋反的罪过。
被人裹挟着意愿当皇帝,不是仁慈是愚蠢。
第164章 乌台诗案被贬黄州[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