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212章 邪了门的开国太子—李建成[2/3页]
参与了,但这个权力绝对不可能是他能决定的,哪怕是李渊都不可能完全掌控。
因为当时的粮草采用的是混合制,中央直接补给、周边州县协助、行军行台灵活调度多多方式配合。
李渊+李建成才算得上是萧何模式,可哪怕是萧何,在汉高祖封赏时也没有封王,为什么?
开国封功里面永远都是军功第一,这一点没得跑。
刘邦虽然打仗不是那么出名,但人家确实上战场。】
刘邦喝酒得手一僵,这个夸奖大可不必。
萧何那么大的名头,可封王的一定是武将,这就是打天下的不同。
萧何没有反对,现在是守天下,所以他这个相国的名声大。
可在天下未定时,谁能比得过韩信他们?
秦朝更是能理解,他们就是标准得军功封赏制度,而且武将嘛,功劳比起文官还真好裁定。
【李建成和李世民后来走的路线也完全不同。
武德元年李建成基本就在京城内帮忙着处理内政,这个事情就不好论功劳,尤其还有个大头在他爹那;
武德二年好不容易找了个机会出去平定一次关中地区得叛乱,顺带接收河西地区,任务完成得很好;
武德三年,镇守蒲州,防备突厥;
武德四年,李建成又率兵去平定了一下稽胡叛乱,大胜而回。
他作为太子的任务完成的很标准,可人的命运就是被捉弄的,偏偏李世民也是在这几年封神,封无可封。】
李渊面色为难,是啊,谁知道他的愁苦,儿子一个两个都厉害,他都被架在那下不来。
其他人:该说不说,这种烦恼却是手心手背都是肉,可他们还是有点酸。
别的不说,李建成听起来也不是什么庸人啊,李世民这样的儿子不奢望,但能不能给一个李建成这样的啊?
李建成:呵呵,谢谢你们的退而求其次啊!
有的人:别在那挑三拣四,先给我们个儿子。
有的人:别啊,不是还有女儿嘛。
【后来吧,两兄弟还是有出去打仗,他们老父亲已经发现失衡了。
李家兄弟不得不说用人都很有一手,李建成在东宫从属眼里那就是顶格的好主公啊。
当初隋朝还在时,便‘倾财赈施,卑身下士’。
别不把钱当一回事,仗义疏财可从来都是好词,而且人家还有后面四个字,世家高门子弟能有几个能弯得下腰来?
礼贤下士四个字谁都会,可真正能做到又有几个?
李建成当了太子以后也没有飘起来,咱们二凤上位后李建成得一些评价肯定会有失偏颇,但即便如此,一些东宫旧人的墓志还是会提到他。
‘于时少海凝规,前星孕彩,左右之任,妙选其人’
“博求端士,实委正人”
李建成选贤任能的标准不单单只有才学还有人品,身边的李纲、魏征、唐临等人都是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人。
虽然没有记载太子纳谏,但参照二凤登基后面对魏征上谏的强度,魏征总不可能厚此薄彼,正好说明李建成是有容人之量的。】
魏征听到熟悉的名字就沉默了,李世民瞧着他酸酸的。
不过,当初魏征应该也是这么给他大哥一顿喷的吧,不然显得他真的很呆啊。
两个人待遇一样还比较平衡,要是一个春风拂面、耐心劝谏,一个上来就是火力全开、唾沫四溅,那确实牙痒痒。
“这太子和太宗都好厉害啊。”百姓听着觉得他们都觉得难做人。
要是能投票,他们手里的票还是会毫不犹豫的投给太宗陛下的,毕竟能带他们过好日子的才是实在人,只不过还是真觉得有些可惜。
怎么就不能别一块同时出两个优秀的皇子呢?
分一个给后面子孙不肖的多好啊!
林书:你们是会合理利用资源的。
【起兵之初李建成那里军国庶务都多,庾抱做了他的军府幕僚,为他做事那是呕心沥血;
萧德言是位纯粹的大学问家,简单来说就是专门做学问的,《群
第212章 邪了门的开国太子—李建成[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