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213章 邪了门的开国太子—赵匡胤他崽[2/3页]
南征北战的过程中,实话实说,赵光义是当上皇帝后仿佛开始失智,之前的表现可不掉链子,朝廷上支持的人也不在少数。
加上赵匡胤的身体向来很好,去世的时候也不过五十多,刚建国是因为局势不稳,毕竟谁都没想到大宋真的能延续几百年,谁知道会不会步了五代十国的后尘呢?
至于之后赵匡胤可能是想慢慢削弟弟的权力,那些武将可都是杯酒释兵权,我不相信他真就对弟弟那么厚待?
厚待到能甘心将皇位传给弟弟。】
扪心自问,别人家是真有皇位继承,在自己又不是绝嗣的情况下,把皇位传给弟弟这个操作是任何人都无法理解的,兄弟关系好也不是这么个好法。
【赵德昭和赵德芳两兄弟说起来都觉得可怜,存在感实在是太低了,赵匡胤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不立太子还能说得通,可是连王都没给儿子封啊。
叫我想要扒拉点内容说两位都扒拉不出来。
反观赵光义呢,先是主张父死子继、反对兄终弟及的赵普被罢相,后是赵光义被封为晋王兼开封府尹。
听得熟不熟悉?这就是五代十国标准的皇储配置啊,封王加府尹。
这一招我都说不准到底是赵匡胤真大方到把皇位传给弟弟,还是自己受到赵光义的制衡。
无论哪一种,说出来都有些荒谬。】
可不是荒谬嘛,赵光义势力大应该也没大到这种地步吧,而且那是赵匡胤啊。
赵德昭和赵德芳露出哭笑,他们听着都有些动摇,难道父皇真的想把位置给皇叔?
他们到现在都还是光头一个,可皇叔身上的权力和头衔,可是比他们两个正统皇子听着可靠许多。
赵匡胤也不懂自己是如何想的,但绝对不可能是昏了头把皇位给弟弟,他就是个俗人,因为皇位这件事还觉得对弟弟有些心虚愧疚,所以想从其它方面弥补。
其他人听得也麻了,这不乱才是怪事。
再加上赵匡胤暴毙的突然,儿子连争的资本都没有,难怪人家皇后退让的那么快,看清楚形势了啊。
【所以就出来个众说纷纭的‘金匮之盟’。
很可惜金匮之盟的原文在哪并不知道,但大致的内容便是,赵匡胤百年后传位给赵光义,赵光义再传位给弟弟赵光美,赵光美再传位给侄子,也就是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
嗯…你们老赵家还真是挺仗义的啊,谁都做一遍皇帝,我都怀疑后面是不是要接龙赵德昭传为给他弟弟赵德芳。】书楼吧
赵德芳赶紧拒绝,谢谢好意,我还是不了啊。
赵匡胤现在听到这个也觉得挺戏言的,而且,说句不好听的,谁知道谁活得过谁啊。
老百姓也对这一大家子的传位给弄糊涂了,这想的有些太美了吧。
就算是他们家里的那几亩地,也不管立下这种条约啊。
到了谁手里想要拿出来难道靠着一张纸就能约束吗?
【对于金匮之盟是否存在认可的声音还是比较大,主要是赵匡胤对两个儿子的培养实在是匮乏。
赵德昭和赵德芳两个人连实权都没有,就挂了个节度使和防御使的名头,还没参政,这绝对不是培养皇太子的行为。
反观赵光义,他更像是皇太弟。
只不过金匮之盟太过理想化了,就说后面赵光美、赵德昭、赵德芳那是一个接一个的死,反正只要是上了榜的都是没命。
怀疑沾染了晦气,变成死了么榜单。
咱们宋太宗的种种行为也给自己当初继位增添了几分怀疑,不过我们没有证据证明几人的死和他有关,但这几个人加上还有之前亡国之主都是稀里糊涂喝了他的酒回去就死,咱们宋太祖还给自己转了个绝命毒师的名号。】
其他人都被逗笑了,这是什么奇奇怪怪的称呼啊?
后世还真是……给皇帝取各种调侃的外号是一点都不手软。
赵匡胤笑不出来,赵光美笑不出来,赵德昭和赵德芳笑不出来,还没死的几位亡
第213章 邪了门的开国太子—赵匡胤他崽[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