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4章 邪了门的开国太子—真金  开局给秦始皇直播兵马俑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214章 邪了门的开国太子—真金[2/3页]

  常的培养儿子的套路啊,别管以后猜忌不猜忌,但前面你培养的过程不能少啊。】

  赵匡胤:听到了,听到了。

  赵德昭赵德芳:心里就是很复杂,被人家刺到眼睛了。

  【儿子大了,自然就得考虑立储的问题。

  真金自然是那个最被推举的,蒙古传统的汗位是通过一个叫做是忽里台的大会推举,真金这边还有之前的那些老师和汉臣推荐,忽必烈还是给了真金正统的名号。

  册封太子这件事其实也是忽必烈用汉法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对蒙古传统汗位继承的变革。

  真金这个太子也没寒碜,该有的配置都得配齐,设立了宫师府,还有将近四十名的汉臣官属,在这种环境下,真金日后坚持汉法也能理解。】

  【还有一件比较有意思的事情,真金奉命送前任帝师回吐蕃,但他字却是在藏区滞留了将近两年的时间。

  当然这两年里他不是去当喇嘛了,真金在这两年里担任施主,藏区又盛行大法会,他便和喇嘛广结交,参与进来的民众有数十万人。

  真金不可否认的在这段时间受到佛教的影响,但也只能是影响。

  人家的任务可不单单只是和喇嘛和民众打好关系,还在那观察当地各个势力的关系,回到朝廷后立马给他爹写明奏折,派人去镇压,顺带还把和伊尔汗国的路给打通。】

  瞧着展现出来的区域舆图,这可不单单是镇压本土势力而已,对于周边像是印度这些国家,还有西北诸王都有威慑作用。m.sΗùlοùβà八.cοM

  日后若是有不臣之心也方便动手。

  百姓听得不是很明白,但其他人都看出来,这位太子确实不一样。

  【如果这么一直下去,真金应该能顺利的继承,但可惜的是人心易变。

  忽必烈早年应当是对汉法比较支持的,从他给儿子找老师还有汉臣就能看到。

  但是慢慢的忽必烈对汉法的兴趣在逐渐减少,加上之前那批开国的汉臣逐渐去世,另一排的阿合马开始逐渐被忽必烈信任,其他的汉臣自然把希望寄托在这位真金太子身上。

  真金为首的汉法一派和阿合马一派真就是尖锐的对抗,不死不休的那种,都恨不得下手教对方不得翻身。

  两人持续的斗法有好几年,后来阿合马被刺杀,真金哪怕当时在忽必烈身边都卷入到这件事里面,最后阿合马去世。

  真金这会儿还没意识到危险,提拔汉臣,还叮嘱若是真有利国利民的事,不要害怕改变和阻挠,万事有他。

  接着还启用了大批的汉臣,接下来的几年这位太子不断的推行汉化政策。

  他要求蒙古国子生学习汉文,奏请开设科举但没有被通过……

  看着是大权在握,但所有的生杀大权还是掌握在他爹手里,而且,太子殿下,您没发现有什么不对吗?】

  真金听着天幕的话,不敢去看他父王的眼睛。

  身处其中确实没有发现,可此刻作为旁观者却是看得再清楚不过。

  这几年的讲述里,他父王对汉法汉化已经没有多少的热情,对他,怕也是防备居多。

  幼时的教导和重视不是假的,后来的防备和猜忌也是真的。

  天家父子的悲哀,和是不是汉人真没一点关系。

  【更加要命的是,后来一位年事已高的南台御史,不知道是年纪大了老子糊涂了,还是被真金的对手策划,上了一道奏折。

  奏折的内容无论是谁听了都无语,首先是请当时忽必烈的皇后不要再干政,再然后是请忽必烈禅位于真金太子。

  你听听,这是队友能说的话吗?】

  别说真金此刻的心理活动,就是旁人都无语了,这个事情听着都荒谬。

  换做平常人家都得被爹揍一顿,换做皇家,只会把事闹得更大。

  真金却是无语,他看了眼在场的御史,不知道是哪位啊,天幕怎么不把名字曝出来?

  南台御史的人一个个肃着脸,对于周围人的打量全部瞪回去,千万不能心虚。

  心里头

第214章 邪了门的开国太子—真金[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