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252章 唐坰:我要创死所有人[3/3页]
仗着王安石四处惹事、跋扈嚣张,加上御史台的一些人,俨然就是一个王安石小团体,宋朝就要毁在他们身上。
别的不说啊,王安石还真得根据第三条好好查查手底下的人。】
一片寂静,好家伙啊,不单单是炮轰王安石,这是冲着他们所有人来的啊。
王安石是反对改革派领袖,文彦博是当时反对派的大佬,御史台那也是一群说死人不偿命的,唐坰无差别攻击啊。
【唐坰不知道是真的豁出去了还是脑袋可能太沉浸在自己世界里,读完六十多条的罪状,直接抛下折子潇洒的走出去了……
是的,就这么走出去了,一群人都还没反应过来,值班的也是这么多年没见过这种人。
大殿内留下来的谁心情都不好,王安石更是不用说,破了官场的记录,在官家面前被骂个狗血淋头还没还嘴。
反对派也不好过,文彦博都被带头骂,唐坰显然谁的人都不是。
宋神宗心里搞不懂了,他是皇帝还是唐坰是皇帝,他在这被迫升座,听着唐坰用他的名头砸王安石,陪着时间听了一大堆,中间好多次喝止唐坰停下来人家都不带搭理。
最后喋喋不休说完还冲着他说了句‘陛下不听臣言,不得久居此座’。
宋神宗脑瓜子嗡嗡响啊,当皇帝这么几年虽然不说顺心,但也没到不听谁的话就连皇帝都当不成的地步啊。
唐坰的威力恐怖啊,朝堂上没有他不炮轰的人,没有他投靠的人。】
反对派觉得唐坰对他们还是嘴下留情了,谁能想到他对着官家都是那一副死样呢。
其他朝则是不能理解,唐坰说半天没说到点子上啊,换做是他们那,还走出去?
皇帝不当场把人砍了都是脾气好。
王安石被说脾气拗,居然还乖乖听他在那训斥?
换做是别人,早就一拳头挥上去,叫你在那狗叫。
不过,朝代不一样,没有比较性。
【唐坰是骂爽了,但他是谁都得罪的彻彻底底,三方的怒火下来,决定唐坰的政治生涯。
然后唐坰就开始贬谪之路了,先丢出京城吧,到了湖州当别驾,然后一发不可收拾,去广州军资看仓库,到吉州酒税当科员,最后直接返璞归真成为平民。
倒不是说唐坰不能发火,不能炮轰大佬,但问题是他的愤怒来得莫名其妙,就因为王安石暂时不提拔他?
他的目标也是没有,就是过过嘴瘾把朝堂上的人骂一遍,是具体炮轰新法,还是针对王安石?是看到了大宋政治的弊端,还是指点新法的不足?
都不是,他的行为逻辑就是王安石冷淡他,所以他要发疯创死所有人。
爽是爽了,但后面的结局也看到了。】
没想到如此质朴的理由啊。
人家王安石暂时不提拔你不是很正常的嘛,你爹都不能如此提拔你吧。
一个个开始回忆,是不是手底下也有这种稍微不顺他的意就记恨的人,得早做准备,不然有样学样,他们脸都得丢尽。
【这些事都是发生在王韶熙河开边以及章惇荆湖平乱期间,王安石的形象再一次在宋神宗心里动摇,所以他才会选择非王安石嫡系去取代。
不过好在两个人中央扯皮的时候,章惇也不是什么呆子就待在那不动,章惇不断进军,他和王韶一样都明白,只要他在短时间内打出漂亮的成绩,就能牵制住上头按照他们的方向走。
仗打赢了什么都好说。
按照王安石的计划,自然是河湟西夏辽国,但也得看人家辽国愿不愿意啊。
宋朝真正的危机从来都在东北,辽国偏偏又在那个时候蠢蠢欲动,巡境的士兵都过了宋辽的边界。
而宋朝那时候有什么应对呢?
什么都没有,河湟那边开打牵制住西夏,根本支援不了北边,而北边的战斗力更不用说,宋朝已经用岁币买平安买安逸了,百年无战事,人怕是都生锈了。】
这话一下子叫王安石没法再淡定,说到底,辽国才是心腹大患,可按照天幕所言,没几年辽国就又会重启战事。
其他人也顾不得什么反对不反对,可别叫靖康之耻提前到他们这里,那真是遗臭万年。
第252章 唐坰:我要创死所有人[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