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60章 和想象不一样的张居正  开局给秦始皇直播兵马俑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260章 和想象不一样的张居正[1/3页]

  【嘉靖四十二年,大明正值多事之秋。

  沿海一带的倭寇不断进攻,幸亏戚继光等武将把人打退守住,北方的鞑靼进攻宣府劫掠隆庆,继续挺进,北京一度戒严。

  搬到北京是朱棣心气高,也得了很大的夸赞,但后面的皇帝终究是没有他的能力,挨打就得小心了,稍不容易就得被打到国家政治中心。

  虽然大宋皇帝跑得偏南了一点,但人家抛除胆小害怕的因素,还是有可取之处的,起码一时半会想要打过来都不可能。】

  老赵家:没想到这么快就返场,可惜他们现在筋疲力尽,没力气抬杠了。

  起码当官的没这个精力和时间。

  老朱家的话u暖各地就不一样了,为什么他们大明老是一副要亡了的衰样?

  听着就是一副山雨欲来、摇摇欲坠的亡国之相啊。

  【嘉靖四十三年,徐阶推荐张居正成为裕王的侍讲,简单提一句,下一任皇位的强力竞争者,只是因为嘉靖的缘故没有缘分,张居正这里才算是真正打开和建立自己的人脉。

  后面徐阶还是彻底把严嵩父子俩先送去见大明祖先了,内部的大权基本落在徐阶手里,可是内阁嘛,一个下去另一个自然就上来了,永远都少不了争斗。

  两年以后,咱们这位修玄学的世宗总算是去见他的祖宗了,而张居正已经能够和徐阶一块起草遗诏。

  遗诏其实和我们想象的有些不同,和遗言并不一样。

  除了那种继位的事情,遗诏基本都是在皇帝死了以后再起草,这会儿总不能指望皇帝蹦跶出来接着说。

  在皇帝去世后,深负重望的大臣通常能够通过遗诏来对先帝一朝的政治进行清算,当然不是排除异己的清算,而是对政治弊端进行总结和改正。

  就比如说死在世宗前面的武宗,他去世以后,杨延和写的遗诏就把他做的荒唐事都写了出来,这是最好的例子。】

  朱厚照闷闷不乐,家里的皇位没了,早死已经够叫人不开心,现在还得听这些,更加不开心了。

  不过旁边的大臣们可不管他开不开心,因为他们也没办法多开心。

  【徐阶和张居正那叫一个高兴啊,发誓要扫清嘉靖一朝的弊端,还要把之前那些被迫害的同僚提拔回来啊。

  两个人高高兴兴关系进一步,然后忽视掉了身边本来的战友。

  政治斗争和人性就是如此不可理喻和符合历史惯性,两党之间的争斗结束后,马上迎来的就是一派内部的分裂。

  徐阶和张居正两个人都没注意到,身边有些人已经改变了。

  等到后来穆宗一朝斗起来都没反应过来。】

  没有听到名字,徐阶都不知道该不该庆幸天幕给了他一个缓和的时间。m.sΗùlοùβà八.cοM

  还真是不可预料的人性和强大的历史规律,永远都如此,他也逃不过。

  【世宗后面继位的便是裕王,称为穆宗。

  这里需要强调一点的是,虽然嘉靖被调侃的很多,也不是个好皇帝,但他本身的能力和帝王之心是有的。

  杨延和、夏言、严嵩、徐阶这些大名鼎鼎的人物都在他在位阶段声名赫赫,可哪怕如此,谁都没法对皇权形成威胁。

  简单来说,不管是内阁的成员是奸臣还是名臣,都不过是他的意愿而已。

  但继位的穆宗可就有点吓人了,他爹在位的时候就小心翼翼夹紧尾巴做人,当了皇帝以后好像也没什么改变,上朝时更是自我感悟没有开口的必要,三年不语。

  三年不语一开始还有人找借口,但后面他还是闭着嘴金口难开就很是骇人了。】

  嗯???

  这话他们怎么听不懂啊?

  什么叫做上朝的时候三年不语?

  那做决策就点头摇头吗?

  朱元璋捏紧拳头,他老朱家还真是‘人才辈出’啊,嘉靖有能力偏生要去做道士,这个看起来现阶段对当皇帝好像也没什么热枕,就更不必说什么立志成为多英明伟大的君主了。

  立志都没有的人,如何奢望他去做什么。

  【穆宗他并不是多沉默寡言,他就是对政治感到厌恶。

  人家下了朝立马活

第260章 和想象不一样的张居正[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