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32章 马士英告密,惊天大案  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732章 马士英告密,惊天大案[3/3页]

  道来。

  自土木堡之变后,大明朝廷开始增强军备预算。

  而军备历来是最烧钱的,由此产生了巨大的财政缺口。

  大明天灾不断,把钱粮都倾斜到军备上,自然没钱去赈灾。

  为此朝廷下令,凡是地方发生灾害,向灾区捐800担米的正式生员,都可以成为贡生。

  也就是有资格到国子监就学。

  这种通过捐纳取得贡生资格的,叫‘纳贡生’。

  从正德之后,政策又放宽了。

  不是生员身份的人,也可以通过捐纳成为生员,这一类叫作‘例监生’。

  纳贡生和例监生,都有做官的资质,相当于官员的预备役梯队。

  罪囚也可以通过捐纳粮食,以此来免罪。

  近年来,江南之地多洪涝、台风等灾害,加上弃稻种桑、棉等经济作物,粮食急缺。

  因此朝廷特许南直隶和浙江,在没有灾害的时候,也可以实行捐纳,用于储备粮食。

  浙江的官员发财,并且是发大财的机会到了。

  朝廷严令,必须要缴纳粮食,才能捐纳或赎罪。

  浙江的官员嫌这么做太麻烦,直接用银两来代替粮食。

  为何要用银两代替粮食?

  因为捐纳粮食,贪腐起来太麻烦。

  改成银两后,就简单多了。

  同时还能搭车收费。

  按照朝廷批准的纳贡生和例监生,捐粮143石就可以获得。

  浙江的官员统一标准,把143石粮食改为收银子167两。

  另外加收办公银、杂费银8两,合计收银175两。

  不是某一州县这么做,而是由浙江巡抚衙门统一安排,统一部署,全盘筹划。

  收的银子,自然是全都被官员们瓜分了。

  朝廷要是追查捐的钱粮,去了哪里该怎么办?

  全都用于赈灾了啊!

  不信去查账目!

  没那么多的灾害?

  可以谎报啊!

  浙江巡抚衙门每年甚至专门编排一个受灾计划。

  某州某县,这一年将会受什么灾,提前都给你安排的妥妥的,比老天爷都还要贴心。

  要是真的遭灾,那就更省事了。

第732章 马士英告密,惊天大案[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