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94章 缅佃不打了?  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1194章 缅佃不打了?[3/3页]

  。”

  “臣等鼠目寸光,这才劝阻陛下。这几日臣在家中悉心领悟,这才明白陛下宏图大志。”

  “因此臣斗胆力谏陛下,即刻出兵缅佃,为我大明开疆扩土!”

  这御史声音一落,其他大臣纷纷附议。

  有的大臣甚至撸起袖子,大有崇祯不答应,就要死谏的架势。

  面对沸腾的大臣,崇祯也不得不做出让步,勉为其难地答应下来。书楼吧

  “也罢,既然众卿众口一词,朕也不得不纳谏。”

  “着内阁、五军都督府及兵部等,立即筹划出兵缅佃一事。”

  文武百官纷纷开口,盛赞天子圣明,从谏如流,堪比唐太宗李世民。

  大臣们虽然不可能跟勋贵们一样亲自下场,组织商团进入缅佃做生意。

  却可以支持那些商贾,去开发缅佃,寻找商机啊!

  崇祯接着开口道:“如今云南战事虽然已经平定,然而西南土司之患,却依然未平。众卿可有治理西南之良策?”

  大臣们顿时闭上嘴巴。

  西南就是个烂摊子,即使是朱燮元这种底定西南的大能臣,也是按下胡芦浮起瓢。

  稍有不慎,就会捅大篓子。

  崇祯看了站在文官末尾的王家桢一眼。

  王家桢整了一下衣冠,昂首走了出来,朗声说道:“陛下,臣有根治西南,乃至边疆土司之患的良策!”

  众臣无不诧然。

  之前王家桢被罢免了官职,却又没有个处置结果,一直拖到现在。

  今天他怎么主动站出来,置喙西南土司的事情。

  温体仁看着堂中的王家桢,心中艳羡不已。

  昨天国师让人给他传过话,皇帝也跟他透了个风,让他在朝堂上支持王家桢。

  很显然,王家桢入了国师的法眼,同时也简在帝心,不光是要被起用,并且还是大用。

  崇祯露出意外惊喜,“哦,王卿家详细奏来!”

  “臣的法子,叫做……改土归流!”

  王家桢当堂大声奏道,心中情不自禁地生出感激。

  国师有治国良策,却交给了自己。

  知遇提携之恩,日后必当结草衔环相报。

第1194章 缅佃不打了?[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