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7章:各地考学的猫腻  穿越成童生,靠摸鱼抓虾养活全家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117章:各地考学的猫腻[1/3页]

  “这首诗写得好,应该是今晚最好的一首诗了。”

  “以景抒情,古韵绵绵,诵之令人心情舒畅。”

  “作者陈浪?这名好熟悉啊。”

  “莫不是上河村那个童生?我记得他之前追求过徐家大小姐。”

  “卧槽,这是个人才啊,童生就敢追求徐家大小姐?他这是把自己当举人了吧。”

  “后来呢?”

  “后来?后来被打了一顿,听说打的老惨了。”

  “打了一顿后,还能写出这么好的诗,难不成给他打开窍了?”

  “要不我也去找人揍我一顿?”

  “我就可以效劳,来来来,脑袋伸过来。”

  “去,说笑的,我这脑袋可是状元脑袋,打坏了你赔不起。”

  “滚你丫的。”

  ……

  楼外议论纷纷,楼内也没闲着。

  县令、主簿两位大人端坐大堂最上方,大堂两侧的座次,也遵循着严格的规矩。

  南河县除开县令之外,唯二的两个举人,坐在最靠近二位大人的位置。

  往下则是南河县县学的廪生,前途最明朗、文采最飞扬的坐前头,老油子则坐在最后面。

  赵雄伟在廪生中算是中下游水平,所以他离二位老爷的距离,有点远。

  坐在最后的,是南河县的几大商贾,像是掌控粮油余家、掌控布行的徐家、掌控酒垆的张家等等。

  这些人都是有资格坐下的,而更多的人,则只能站在大堂的两侧。

  隔一段时间,会有人呈上一首诗词,由专门的清倌人诵念出来后,供楼中这些大人物品评。书楼吧

  超过半数的人都认为诗词不错,写诗词之人就会被邀请入内。

  廪生们会对邀请入内的人,提出几个问题。

  如果答得好,就能在现场这些大人物脑海中留下印象,入门掏的银钱就特别值当。

  如果答得稀烂,会被请到大堂最角落的位置站着,之后再无说话的机会。

  倘若被发现名不副实,诗词是假借他人之手所做,就会被取消未来五年的考学资格,当场轰出去。

  诗会开始也有大半个时辰,但呈上来的诗词作品,水准都相当一般。

  县

第117章:各地考学的猫腻[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