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五十二章 视察(一)  从推进城到多元宇宙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五百五十二章 视察(一)[1/3页]

  经过三个多月的发展,人革联在胡逗洲、舟山群岛两地,终于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

  秋高气爽。

  胡逗洲,西田镇。

  刘老根一家正在收割水稻,金黄的水稻,让一家人兴高采烈。

  他们一家五口,一共分到了50公亩地(隋朝1亩相当于现代0.77亩),虽然比起朝廷的一丁80亩少了很多,但问题是隋朝的税收不在少数。

  隋朝执行一床3石的丁税,所谓的一床,就是夫妻俩人,另外还有麻布、生丝的定额实物税收,以及徭役、义税之类。

  这还是隋朝规定的税收,到了地方,官吏可不会那么守规矩,比如大小斗、折色、强行摊派之类。。

  加上地主豪强、世家大族的土地兼并,遇到天灾,就不得不借高利贷,或者卖田。

  而世家大族、地主豪强、贵族是不缴纳税收的,隋朝和很多封建朝代一样,都很难对这些大地主进行收税,只能不断压榨平民。

  农民名义上有几十亩土地,可一年到头却连温饱都困难。

  被任命为西田镇农业站站长的胡游,带着农业站的二十多个吏兵,来到农田帮忙。

  他们带来了八台脚踩打谷机。

  “胡同志,这打谷机真好用。”刘老根打完一把水稻,拿起一瓶凉白开。

  踩着踏板的胡游,也停下来喘口气:“供销社可以订购,一台只要1500晶币,你们可以几户合买一台。”

  “1500晶币?”刘老根掰着手指头,盘算着今年的收成。

  今年胡逗洲风调雨顺,水稻亩产100公斤左右,刘老根一家种了45亩水稻,可以收获干稻谷4500公斤。

  而收储社的干稻谷收购价格,是20晶币每公斤。

  刘老根盘算了一下,他们一家五口一年要吃1200公斤,备用2000公斤,还有挤出1300公斤干稻谷,大概价值2.6万晶币左右。

  至于晶币这个货币,其实就是龙莎在舟山打造的玻璃币。

  用铜铸造铜钱这种事情,郑森根本没有这打算,现在控制区内的铜钱,只能按照铜器的价格使用,而不是货币。

  采用玻璃币的方案,其实是郑森等人经过了深思熟虑的结果。

  因为玻璃币短时间内不存在被仿造的可能,虽然魏晋南北

第五百五十二章 视察(一)[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