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断尾1 第十一节[2/3页]
镇,离北面的庭牙也不太远。吴明和廖刚二人,昼夜兼程,花了近两天才赶到这里。
这个渡口以前或许有小船可以渡人,但现在波斯人大举东侵,整个小镇上的人都跑得差不多了,就留下一些老弱妇孺在这里,船也不见半只。说是小镇,其实只能算个临时聚居地,整个渡口,几乎全是帐篷搭建而成。就一间土墙房子,就是吴明现在呆的这间茶馆兼旅社,以做平时来往客商的打尖和休息之用。
店主许是躲避兵灾去了,早跑得没了影儿,汉军一来,这间土墙房子自然被他们占了下来,用来商量军机要事。
陶雨听了半天,似乎也有点困,打了个呵欠,道:“大家都下去吧,吴大人你留下来。”众人行了一个礼,纷纷走了出去。
陶雨越来越显怀了,前段时间,她就是走在路上,如果不仔细观察,还不清楚她是个孕妇。此时她穿着宽松的长袍,也能轻易看见微微隆起的小腹。待众人都走得差不多了,她才对着吴明微微一笑,道:“吴大人,此次能够全身而退,多亏了你。”
两人本是侧面而坐,吴明听得她说得如此客气,连忙站起来,行了个礼道:“这条计策能成功,有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缺一不可。不过运气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属下也没料到,会如此顺利。”
陶雨呆了一呆,道:“天时,地利,人和。吴大人,你是从何处看到的?《行军策•二十四问》的手抄本,我记得还没抄给你呀。”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是出自《孟子》里的一句话,地球上的中国人,恐怕十个有九个人都耳熟能详,吴明也只是顺口一提而已,却没想到陶雨如此吃惊。陶雨如此问,他也不好解释,只能喃喃道:“这只是属下受这次事件启发,有感而发而已。”
陶雨叹了口气,道:“吴大人,有时候你似乎什么都懂,有时候却又冬烘得有点迂,我都不好怎么评价你了。不过你刚才有句话说得好,这次,能够逃脱,估计运气还是占了很大一部分。或者说,波斯的武公并没完全上当。”
吴明呆了呆,问道:“难道,这其中还有什么变故么?”
陶雨双手撑住大腿,身子前倾用力,就欲站起。但却眉头大皱,怎么也起不来。她身后一个侍女见状,慌忙扶住她双手,小心翼翼地扶着她站了起来。她站直了,伸了个懒腰,捶了捶已经略显臃肿的腰,在侍女的搀扶下,走到一堵墙边站定,看着外面的秋色,道:“我们在逃脱的过程中,还遇见过一路波斯人,有近千人,他们是波斯武公派来封锁下游絙桥的,却没想到,在中途和我们撞了个正着。一番恶战下来,他们固然损失惨重,但我们由于无马,却也没办法对他们实行全歼,逃走了大部分。我开始还以为计划败露,波斯人后继部队跟上,自己多半难以逃脱了,却没想到,后面的路程却出奇的顺利,一直到风铃渡,都不见半个波斯人跟过来。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现在看来,这中间,恐怕柳大人的两百人起了一个很关键的作用。”δんμしΟUΒα捌.cΟΜ
吴明也走了几步,在她身后站定,轻声道:“万事人为,有时候,一件小事,确是能够改变一件事情的结果。只是柳大人他们,恐怕永远回不来了。”
这土墙由于年久,有的地方已经露出大洞,从屋里透过大洞,能清晰地看见外面的景色。
断尾1 第十一节[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