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54 江山乱  金古武侠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154 江山乱[2/3页]

  不少,如各方多余的土地,一些零星地主、豪商的不满,水源的不足等等。总的看,关中是好的,因为他确实比别的地方好,可大家下去看了以后,却又觉得许多地方都不尽人意,而且在一些偏僻的地方,律法的推行,吏治的管理等,都不曾达到这些人的预料。

  经过激烈的讨论,大家总结了几条办法,一就是大家人力的培养,派更多的人下去,给农民普及知识、律法,让他们知法、懂法、尊法、用法。二,加大对土地的投入,开发水利,好给农民一个好的收成。三,官员的不足与培养……临临总总的,众人对应各种问题,一一总结了经验、看法、解决之道。

  期间,百晓生很少发言,甚至是不发一言,只有到最后他们把总结呈交上来时,百晓生才看着那些解决之法,一一寻问,让他们在会上的解答,再次增加大家的记忆。

  一直到七日后,会议才彻底结束,而会上总结出的各种办法也开始有条不紊的向下推行。其中百晓生特意点了一条,那就是兵役制度。

  兵役自古就有,全民皆兵的地方也不是没有,可这古老、落后的兵役制度自然无法与百晓生脑海中的兵役制度相比。

  所以,他提出了众人忘记的这一条。

  没错,现在的华山却是有不少的兵力,守备关中绝对够了。可他的目光,不仅仅放在关中啊。所以,兵役被他提了上来。

  他的兵役很简单,主要就是两条。第一条,农村、城镇兵役制度。即,每年军队都要派出一些人,下到各个地方,组织村子里的人闲时锻炼。第二条,征兵制度。这时候的人都不是一个孩子的,而是好几个。原因嘛,就不多说了。他给了强制规定,那就是每户人家都要派年轻小伙子参加军队,以三年为限,三年后可退役回家。

  他用这种方法来练兵,同时也是培养人才,毕竟他现在很缺人。

  在对民政动手之时,百晓生也加大了对军队的训练、补充。同时增派大军到函谷关,以防万一。在整理内部事物时,他也没有忘了看向外面,乱糟糟的南方不就不说了,西南之地他也投去了目光,并暗中通商,投放探子。

  与一般探子不同,他在安排这些探子时,更是投入了不弱的军队势力。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游击队。

  这些游击队还不到动的时候,可只要百晓生大军一起,这些游击队就是他的内线,还是有能力打开城门的内线。

  进入九月,江南之地的大战突然停了下来,百晓生的探子发来信息,言两方有谈和之势。百晓生知道谈和是不可能的,复燕是慕容复的心魔,只是这不妨碍慕容复以此为借口拖延一番,那时大宋的目光恐怕会转移到自己这一方来,毕竟当今两大起义势力,闹的是最大的,也占据了不小的地盘。

  为此,百晓生命山东等地的游击队动一动。这里的队伍是他一早就布下的,为的就是吸引注意力,好留给自己发展的机会。

  那些人也不负百晓生之望,就在慕容复与宋朝准备和谈之时,山东各地掀起了大量的起义潮,晋州、汾州、太原府、河中府都动了起来,让宋

154 江山乱[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