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百七十九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  我在末世有套房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九百七十九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2/3页]

  ·哈瑞肯教授,为所有观众用通俗的语言,解释了视线可控核聚变的难度。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我们就大胆的做出了预测,30年后我们就能将核聚变用来发电。但知道今天为止,‘30年后’这个词依旧是我们对可控核聚变技术的乐观估计。正如很多人都知道的那样,世界上不存在任何一种材料能够承受两千万度的高温,即使存在我们也绝对没有办法去使用它。”在访谈中,哈瑞肯教授应主持人的要求,介绍了核聚变技术的难点。

  “就在几年前,我们其实已经无限接近可控核聚变技术。”

  “我们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在惯性约束聚变中,用192支激光,替一颗燃料芯块进行加热和压缩直至核聚变反应发生,已经具备了小型核聚变发电装置的雏形。这台装置现在就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利弗莫尔市,它就像个被金属包裹的圆球,但其中反应物却比指甲盖还小。”

  说到这里,奥马尔·哈瑞肯教授的表情相当惆怅。

  他们原本以为在核聚变技术上,唯一配当他们竞争对手的只有俄罗斯,以及正在奋起直追的华国,却没想到最终却被近几年突然崛起的一家私人企业——未来人集团拔得了头筹。

  主持人安德森听完后,表情认真地点了点头,接着问道,“那么您觉得,美国距离掌握核聚变技术还有多远?”

  “可能是明天,也可能是三十年后。”哈瑞肯教授笑着摇了摇头,“科学这东西,除非跨过了那扇门,否则你永远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还差多少步才能踢出那临门一脚。”

  就在民间对星环贸易建成核聚变发电站议论纷纷时,各国政府的高层也没有停下手上的动作。

  美国率先上调了国内三家核研究所的预算,并且高调宣布其国内研究所已经在核聚变项目上出现了“重大突破”。与此同时,正在欧洲访问的克里正与法国协商,建立一条从西海岸去往巴黎的海底输电

书楼吧

第九百七十九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