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961章 】 杀破狼,物归原主[3/3页]
在身后,处于大军中央,因此根本不会被蛮夷大军发现,甚至于两翼骑兵都不知道中军后阵还藏着这么多攻坚武器———巨型车弩。而这正是诸葛亮的杰作。
为了筹措和制作这些车弩,诸葛亮下令幽州辖下所有城池搜集车弩,不管是好的还是破损废弃的,全都送到右北平郡城。还有西凉军此行携带的两百余架车弩也一并交到诸葛亮手上。然后,诸葛亮调动两万余步军整整捣鼓了半个月,打造箭矢的将作坊更是忙碌了二十余天,不分昼夜的打造特制加长羽箭和弩箭。直到决战前一天,一共修缮出六百架良莠不齐的车弩,打造了五千支长达数尺的特制羽箭,以及五百支巨型弩箭。wWW.δんūLǒμΒà8.CóΜ
正因为这样,此次决战才有三万步军出战,其中一万名步军兵士便是诸葛亮训练了半个月的车弩兵,由他们操控眼前这六百架看上去十分粗劣的车弩。
不得不说,这便是诸葛亮与李利截然不同的用兵之道。他自己不擅长冲阵厮杀,这就促使他将精力转移到武器之上,无形中把最大限度地使用武器与用兵之道糅合在一起,从而形成独具一格的统兵征战模式。而这种作战方式被后世兵家推崇备至,对武器的重视程度愈发浓烈,可谓是一发不可收拾,以至最终演变为武器彻底取代勇武,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后世尊称诸葛亮为“诸葛武侯”,亦或“智圣”。这不单单是诸葛亮的侯爵封号,其实也是武将和文官对诸葛亮的尊称,各有各的称呼,各有各的见解。
武将们称他“武侯”,不仅因为他用兵如神,攻无不取战无不胜,还因为他对武器的研制与使用独具匠心,可谓是首开先河,影响深远。而文官们之所以称他为“智圣”,是因为他是历史上最成功的纯粹以文人身份掌军的三军统帅,堪称文人掌军的先驱,被奉为万世楷模。而在他之前,文士大多充当幕僚或宾客,最多充当军师或宰辅,没有执掌三军的先例。然而,诸葛亮掌军之后却屡建奇功,战绩彪炳,由此开创了文士掌军的传世美谈,被后世文人墨客推崇备至,争相效仿。
文人掌军在后世的宋、明两朝被发扬光大,而被他们时常挂在嘴边的正是千古流芳的诸葛亮,并且一直延续至今。由此不难看出,三国最亮最耀眼的一颗星便是诸葛亮。而此时的卢龙塞之战就是“诸葛武侯”的首场秀。此战若胜,估计李利就不好意思再挂着“武侯”的名号了,应该“物归原主”喽!(从古到今,得到武侯封号的将领数不胜数,但真正流传百世的被大多数认可的武侯只有一个,他就是诸葛孔明。)
——————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ps:【虎贲衷心感谢:杀(情)书友月票支持,多谢!】
应书友所请,在骁骑进入之前加入“杀破狼”桥段,侧重对外作战而淡化对内争斗。但这只是过渡,也是步入收官阶段之前的过渡。
感谢鼎力支持骁骑的书友们一直支持骁骑走到今天,近四百张月票全是七十余位书友投的,这些书友的昵称全在骁骑之中,是你们伴随骁骑整整走过一年时间。感谢的话说过太多了,但虎贲还是想说感谢书友们的支持,谢谢!
求票是一种态度,是对书友们的依赖和交代。尽管骁骑的各项数据都很疲软,但虎贲很知足,不好意思开单章求票,咱就在感言中轻轻地喊一声,喊出虎贲的心声,得到的是真心支持骁骑的书友们的回应。这就够了,虎贲感谢兄弟们!
另外,虎贲汇报一下这个月的订阅情况。十一月是骁骑上架一年以来订阅最好的一个月,突破十万。或许知情人知道这个数字其实并不大,相对于大神们每月上百万的订阅来说,这个数字很寒酸,但虎贲很知足,希望与书友们共同分享这份小小的喜悦。
最后,月底了,再次求票,谢谢!
【第961章 】 杀破狼,物归原主[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