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69章 【前功尽弃】  骁骑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069章 【前功尽弃】[2/3页]

  将领达成一致,出兵解围,与袁谭、袁尚兄弟率领的内府亲兵展开厮杀,激战一夜。直到天明时分,张郃强行打开南门,迎接曹操入城。至此袁谭、袁尚兄弟眼见大势已去,当即带领州牧府的亲兵和袁家扈从,仓皇逃离出城。

  袁谭兄弟二人领兵离开后,袁府仆从和杂役们惟恐曹操入城后见到正殿上的袁绍灵柩而怪罪他们,于是匆匆将灵柩抬进后院,将正殿大堂腾出来准备迎接新主公曹操。

  出乎预料的是,曹操入城后并未立刻前来州牧府,而是下令打开东门、西门和北门,将事先潜伏在城外的大军进驻邺城,继而调集兵马于南城设伏,伏杀紧随其后进城的李利大军。

  正是这些始料不及的突发变故,促使李利率部冲出重围之后轻而易举地攻占了州牧府,夺下这座邺城之中最宏伟最庞大的宫殿。

  而西凉军之所以不费吹灰之力便撞开宫门,是因为袁府内外五千兵马和精壮扈从都被袁谭和袁尚兄弟俩带走了。只留下一群年老体弱的家仆、杂役和侍婢,以及几百名守护袁绍灵柩的亲兵,除此之外再无其它兵马拱卫皇宫。

  一边听着老仆袁义的讲述,李利一边让他引路,带着公孙瓒、桓飞和陈到等将领前往后院的袁绍灵堂。

  待公孙瓒命人打开棺椁验明正身之后,李利伸手制止了正欲拔剑戮尸的公孙瓒,示意兵士重新盖上棺椁,既而在袁绍的灵柩前躬身一揖,权当送别已经逝去的故人。

  不管袁绍生前与公孙瓒、还有他李利有何深仇大恨,但此刻人死仇灭,一切都已经过去了。

  伫立在袁绍的灵柩前,李利不禁唏嘘,感慨良多。

  此刻静静躺在棺椁里的袁本初,可谓是煞费苦心,机关算尽,到头来却是这般情景。冀州僚属内讧厮杀,袁绍为子孙后辈苦心谋划的大好前景,全都随着袁谭兄弟二人率部逃离出城而化为灰烬。

  不可否认,当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候袁绍选择了一条与徐州陶谦同样的路,希望自己寿终正寝之后自己的子孙后辈远离乱世纷争,平平安安、普普通通的度过一生。尽管袁绍和陶谦的身份地位不尽相同。但他们在人生最后的时光里却有着共同的愿望,从而选择了相同的道路。书楼吧

  也许在他们眼里,功名霸业不过是过眼云烟。荣华富贵也只是暂时的物欲享受,人生最宝贵的便是无病无灾,平平安安的活着。只可惜他们自己年轻时并不懂得这些浅显且最容易忽视的道理,或者曾经想到这种生活却对此不屑一顾,直到繁华过后生命即将终结的时候才幡然醒悟。于是他们便将自己一生的感悟寄托在子孙后辈身上,期盼他们不要重走父辈的老路,远离纷争、远离是是非非。平平淡淡的安稳过日子,一家人团团圆圆的生活在一起,妻贤子孝。安享天伦之乐。

  愿望很美好,计划实施起来也很顺利。袁绍把一切谋划的都很完美,近乎无懈可击,然而美中不足的是。他算天算地乃至把自己都算计在内。却唯独漏掉了他的两个宝贝儿子。他以为袁谭和袁尚兄弟俩一定遵照他的嘱咐,却万万没有想到就在谋划即将完成的节骨眼上,偏偏是他最放心的两个儿子出现重大纰漏,节外生枝,使得整个计划改变了原有轨迹,滑向未知的方向。

  昔日陶谦三让徐州美玉在前,今朝袁绍效仿陶谦,拱手让江山。便是希望

第069章 【前功尽弃】[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