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2章 【半壁江山】  骁骑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112章 【半壁江山】[2/3页]

  耕时代,绝对没有捷径可走,必须脚踏实地的辛勤耕作才能养家糊口,发展速度极其缓慢。

  于是,在司隶大战结束后,李利亲自带着家眷巡视并州、朔州和凉州等州郡,特意在朔州境内停留了半个月,走遍了大半个朔州,进行实地考察。事实证明,张既的政绩是经得起考验的,实打实的政绩,没有弄虚作假,没有一丝水份。

  自那以后,张既这个名字便一直记在李利心里,每到半年和年终考核政绩时,他都会额外留意张既的政绩。无奈最近一年多以来,李利整天都沉浸在纷繁复杂的战事当中,一时间竟然忘了张既的存在,考虑州刺史人选时总是习惯性地将目光放在现任的各州刺史身上,从而忽略了张既拥有不输于任何一个刺史的治政才能。

  因此,当李利决定提拔张既出任徐州刺史之后,他忽然意识到李挚送来的这卷竹简未免太及时了,其中定有猫腻。询问之下,李挚毫不隐瞒地道出实情,将贾诩和郭嘉二人给出卖了。因为这份书简便是贾诩飞鹰传信从长安大将军府调过来的,随后由郭嘉亲手交给李挚,委托他在适当的时候呈给李利。书楼吧

  不言而喻,贾诩和郭嘉在徐州刺史的人选同样是煞费心力,慎重考虑之下共同推举张既出任刺史。这倒是与李利的最终决定不谋而合。

  至于坐镇徐州的主将人选问题,李利没有独断专行,而是与贾诩、郭嘉和陈宫三人反复商议过多次。其实李利心里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其人便是驻守河内郡的周瑜。并且李利已经想好了周瑜坐镇徐州之后的职务——江淮都督,总领徐州、豫州和扬州部分郡县的所有兵马,执掌三军,其帐下兵马接近三十万之众,俨然是名副其实的“淮南王”。

  但是李利对此尚有一些疑虑。其一,周瑜素来与江东孙策交好,让他领兵驻守长江北岸各州郡,其最主要的对手便是江东孙策和荆州刘表,万一?。其二,从目前局势上看,坐镇徐州的将领首要对手还是占据兖州、冀州和青州的曹操,而周瑜在之前邺城之战中曾败在曹操手上。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邺城大败并未远去,周瑜乃是戴罪之身,不久之前刚被罢免安南将军之职,此时若在无功升迁,未免过于儿戏,实难令人心服。

  李利的这些顾虑绝非空穴来风。在随后的商议中被贾诩、郭嘉和陈宫三人无一遗漏地全部提出来。如此一来,周瑜便被排除在外,不予考虑。除了周瑜之外。西凉军中许多将领都有能力坐镇徐州,比如波才、赵云、桓飞和许褚等军中上将军,都能独当一面,驻守徐州完全没有问题。

  但是,天下并未统一,未来还有很多大仗需要他们这些能征善战的将领冲锋陷阵,若是将其放在徐州。颇有明珠蒙尘之嫌。最关键的是,如果由这些将领坐镇徐州,李利便不会授予他们总领江淮三十万大军之权;因为他们没有周瑜的统帅之才。只能独当一面,却不能执掌三军,兼顾长江北岸的所有州郡。

  斟酌再三,最终郭嘉举荐坐镇凉州的镇西将军郭汜出任徐州主将。这一提议得到了贾诩的支持

第112章 【半壁江山】[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