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174章 【平川之豪情震山河】[2/3页]
真正感到满足。
于是我们偶尔会感叹,社会进步了,生活在社会之中的我们却在不断退步,经常迷失自我,缺乏信任,以至于连最起码的真善美都变得模糊起来,不知不觉都以自我为中心。记得小时候,我们常说某某人太自私,但现在整个社会都不说自私这个词儿了,因为我们都在其中,大家都一样扯平了,就没必要再说了。wWW.δんūLǒμΒà8.CóΜ
言归正传。
就在诸葛亮错愕失神之时,周瑜颇颇为惊奇的道:“据末将所知,江东以南就是海域,东南方便是我大汉最远的州郡交州。而益州西南及西边,正如主公所说,全是灌木丛林,毒瘴弥漫,人迹罕至,是为蛮荒之地。
末将之前亦有所耳闻,毒瘴丛林之外仍是海域。而毒瘴弥漫的丛林里只有蛮夷才能生存,若是我汉人贸然进入丛林的话,均是有去无回,数百年来近乎没有人能够活着走出来。因此,恕末将斗胆,主公方才所言是否有些欠妥?
如果真如主公所说,那沿途之上必定是险阻重重,危机四伏,加之又有毒瘴肆虐,贸然出兵进剿,甚是凶险哪!”出身江南的周瑜显然对南疆有所了解,于是提出疑问,虽然他并未直接反对李利出兵南蛮之外的长远战略,却直言不讳地表达出自己的意见。
这便是极具军事才能的周瑜周公瑾,个性极其鲜明,见解独到,一旦发现问题便立即指出来。这种胆识和气魄在军中无出其右者,而这恰恰是李利最欣赏他的地方。
李利轻轻点头,赞许道:“公瑾所言不错。益州东南与交州之间隔着十万大山,沿途之上崇山峻岭数不胜数,根本没有可供通行的道路,因此被称为‘南疆’。然则南疆地处我大汉疆土之内,早晚都会开凿出道路,将其纳入我大汉王化之下,是以进驻南疆只是时间早晚问题,暂时不用管它。单说益州西南和西边的毒瘴丛林,那里确实存在着广博土地,其间生存着许多部落,就像南蛮部落一样。
而我汉人之所以从未涉足其中,原因很多,最关键之处无外乎此三点。其一,西南丛林毒瘴弥漫、终年不散,毒虫猛兽颇多,令人生畏。其二,丛林炎热,阴寒潮湿,我汉人涉足其中,水土不服,易生疾患,难以适应。其三,南地水网密布,通行不便,阻塞道路,不利大队人马行军。此外,还有天气多变。气候变幻莫测等制约因素,其中不乏雪山、沼泽等恶劣环境。由此使得这些疆域数百年来一直于大汉之外,人迹罕至。所知寥寥。
但是这些困难总要一点点克服,不能望而却步,继而将其彻底遗忘。只要我等不轻言放弃,坚持探索,稳步推进,终有一日能够克服困难,进入这些未知的疆域。只要肯努力,办法总比困难多,没有任何困难能够难倒英雄辈出的大汉民族。对此我深信不疑!”这番话是李利的肺腑之言,亦是有感而发。
面对英姿勃发的周瑜、法正和诸葛亮三人,又置身于益州境内,再世为人的李利不由想到许多和他们相关的事情。
历史上,周瑜曾经千方百计地谋取荆州,屡败屡战,并为此
第174章 【平川之豪情震山河】[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