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千二百零五 唯有农税可救时局  启明1158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一千二百零五 唯有农税可救时局[2/3页]

  ,对财政工作也并不太了解、不太热心,他只关注军队的强大和人员充实,他对此感到十分高兴,却并不了解军队人员的增加对成都朝廷的巨大压力。

  不是每个人都像诸葛亮一样有强大的能力能够以川蜀之地养兵十万的。

  仓促建立的成都朝廷在财政工作上做的比较差劲,以至于财政现金流很快出现了难以为继的情况,为此,管理财政的成都朝廷户部尚书陈永言向皇帝赵不息作了报告。

  “原先臣等以为把所有蜀锦产业收归国有就能得到源源不断的财政收入,足以支撑朝廷运转和十万军队的军费,然而却没想到蜀锦贸易被明国和伪朝掐断。

  若是仅仅只靠私下里售卖的方式,而不能正常经营,所获也根本不能和正常经营相提并论,朝廷连续几个月的亏空根本止不住,眼下将近十万军队的军费支出是一笔钱,成都周边七八个州府遭到破坏之后重建和安抚又是一笔钱。

  还要算上之前为了防止明军进攻而修缮的各项军事工程的费用,朝廷前几个季度的赋税收入已经全部耗尽,收缴临安朝廷和叛臣产业得到的钱财也基本耗尽,国库眼下已经是捉襟见肘。”

  赵不息看了看陈永言的报告,眉头紧锁,面色十分难看。

  他是财政官员出身,有十年财政相关工作经验,这方面的问题绝对唬不住他,所以陈永言的报告都是真实的,没有丝毫作假。

  “当真到了这个地步?”

  赵不息难以置信地询问道:“朝廷才建立四个月,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吗?我来成都之前对川蜀的财政也略有一些了解,绝不至于到了这个地步,怎么会忽然间恶化至此?”

  “回陛下,确实如此。”

  陈永言无奈道:“川蜀财政在之前的确留有余地,其他的原因陛下也都知道,但是还有一点,之前川蜀之地的群臣只是地方官员,品级不高,俸禄也不高,养官费用尚且低廉。

  可是一朝建国,官员数量和官员品级大大提升,朝廷养官费用大增,高级官员的俸禄比

书楼吧

一千二百零五 唯有农税可救时局[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