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千四百七十五 他想要的是输出理想和新生  启明1158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一千四百七十五 他想要的是输出理想和新生[2/3页]

  万人口撑不起一个雪域帝国。

  如此,明帝国需要在西域维持庞大兵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没了。

  再然后,中亚地区也没有一个大规模的统一军事强权存在,现有的国家不是小规模新兴国家就是垂垂老矣四分五裂的老大帝国。

  比如古尔王朝和塞尔柱帝国。

  所以有些时候苏咏霖也在感叹,觉得这个时代真是一个大家一起躺平摆烂的时代,整个欧亚大陆上的文明国家就和约定好了一样,大家一起摆烂。

  老牌强国四分五裂,新兴小国底蕴不足,结果被蒙古帝国从东亚犁到东欧,成就一个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军事强权,影响深远。

  而毫无疑问的,现在的明国国力远强于蒙古帝国。

  若是苏咏霖真的学习蒙古人那样放手去打,以战养战,骑兵开路,那么他有把握能让自己的军队从白令海峡打到英吉利海峡,把亚欧大陆从东到西犁一遍。m.sΗùlοùβà八.cοM

  没那个必要罢了。

  没有交通革命而追求庞大国土,只是在等待四分五裂,与其追求无法治理的土地,不如转而追求理想的输出。

  苏咏霖不想和蒙古帝国一样输出死亡和恐惧,他想要的是输出理想和新生,输出一套全新的人类法则,带领全人类走出蒙昧。

  所以西域驻军不需要很多人,安西行省和北庭行省各留一个军的军队就差不多了。

  剩下的,就是输出理想和新生,靠着人类最伟大最崇高的理想缔造一个又一个新生的政权。

  而在此之前,需要用大明的革命军队把旧时代的抵抗力量狠狠的收拾一遍,尽最大可能削弱他们的力量,为革命力量的发展和生存创造环境。

  所以当苏咏霖得知古尔王朝准备介入中亚局势的时候,苏海生已经亲自统领三万明军和两万西喀喇汗王国的仆从军出发了。

  此时是洪武十一年三月初。

  根据之前诸多军事情报的汇总,苏海生方面得知古尔王朝大约动员了六万左右的军队北上参与这场战斗,可见其对于花剌子模国土以及河中地区土地的垂涎程度。

  根据当地人的一些传言,苏海生得知古尔王朝军队的战斗力比较强,有不少能征善战的将领,据说在更南边打得顺风顺水,国家疆域颇广。

  就这些真假难辨的情报,苏海生并不感到担忧。

一千四百七十五 他想要的是输出理想和新生[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