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17 部分阅读  古代幸福生活 全文+番外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 17 部分阅读[1/3页]

  ?br/>

  玉妙只能不说话,听她说。苏姑娘先是哭诉了一会儿,然后擦了眼泪,脸上尚有泪痕,抓住了玉妙的手,急切地道:“你一定有好办法教我,我一听说你今天来这里,我就赶快来见你。教教我吧?”

  玉妙心想,你还是叫表哥教你最好。我教你什么,把这句话说了出来,但是声音无气势,实在是无奈:“我能教你什么?”我只能教你受气。表哥一说话,家里上下没有人不听的,你要我教你什么呢。

  苏姑娘紧盯了玉妙的眼睛道:“听说你就能管住朱王爷的姨娘们,朱王爷最疼你,京里都知道。”

  如果不是斯时斯地,玉妙也许会放声大笑起来,太久的压抑了,居然还有人说我能管得住表哥的姨娘们,真是天大的笑话,我自己还不是对了表哥就什么都说好。

  心情被苏姑娘搅得一团糟,玉妙的手被苏姑娘捏得生痛。她忍着,看了苏姑娘紧盯了自己的眼睛,平静的辩解:“你听错了,没有这样的事情。”

  苏姑娘却抓得更紧,声音里恳求:“教教我吧,你没有过人的手段就能压得住人了。我不信她们就那样服你,偶然遇到一个好的也罢了,朱王爷也有几个小妾呢。这我知道呢。”

  腕上越来越痛,玉妙双目看了别处,告诉她:“我会夜里偷着哭,你要学就学去吧。”

  一声惊呼从陶秀珠的嘴里发出来,她上前拉开了苏姑娘,怒道:“你在做什么?”一面就看玉妙的手腕,已经红了一圈。

  玉妙坐着连动也不想动,任她看去。陶秀珠身旁还站了高阳公主,应该是来找自己的。高阳公主一看也愤怒了,对苏姑娘跺脚道:“我要治你的罪,你为什么要欺负她?”

  苏姑娘放声大哭,缩在了一旁:“她不肯教我,她都不肯教我的。”

  见高阳公主也来为自己揉手腕,玉妙看了高阳公主,两个目光相碰,却都没有半点敌意。高阳公主好奇地道:“教什么?”

  苏姑娘就说了一遍,高阳公主吃惊地伸出了舌头对玉妙道:“你,竟然能这么容忍啊?”立即又愤怒了道:“你怎么不同他闹呢?”

  玉妙只能无语,低了头看自己的手腕,上面两只手,一只是高阳公主的,一只是陶秀珠的。

  我为什么不同他闹,我怎么同他闹,我是有机会还是有条件,表哥一不高兴,就是让人送我回房,要么就是一顿训,要闹也要有本钱,你们太着急了。

  就是放在穿越前的现代社会,出了这种事,有几个能闹得回心转意的。玉妙突然想起来自己是一个小小打工仔,拿了简历自己找工作,自己找房子,自己煮饭吃,样样都是自己动手。

  恋爱过又失恋,当然是有第三者,玉妙的个性与穿越前是一个性格。

  失恋到痛苦时,也曾经回头去找过,除了伤害还是伤害。我现在锦衣玉食,至少拥有物质条件。

  你们谁有本事谁闹去吧,放在自己身上闹去吧。不管是现代人还是古代人,玉妙看了身边的这些人,就希望我闹来闹去的不得安宁你们才舒服呢。

  我偏不闹,看着你们闹哄哄的。玉妙把自己的手收回来,陶秀珠也急了道:“我请了你来,弄成这样子,怎么办,你今天晚上别回去了,住我家,等好了再回去吧。”

  玉妙回了魂,对陶秀珠安慰地笑了笑道:“不妨事的,我就说是我自己弄的。”外面丫头们找了半天没有看到就找来了。

  若花第一个吓得很:“姑娘,这可怎么好,这回去怎么对太夫人交待。”一大群人围了玉妙安慰,这可比穿越前一个人打拼好多了。

  高阳公主讪讪道:“不然,我说我接了你去。”高阳公主现在觉得玉妙的日子真是可怜。

  住高阳公主那儿?姨妈会更担心的。玉妙心想,我还看过几本传记,太平公主是怎样嫁的薛绍,武后下诏毒死了薛绍的正妻。

  不然郑贵妃宣我,姨妈会跟了来。玉妙并不知道朱宣已经做过了工作。

  陶秀珠怎么样都不让玉妙回去:“不然下次我再也请不出来你了,每一次请你,妈都交待来交待去的。”

  一场游玩变成了这个局面,文锦,书锦,瑶池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凤凰掉根头发都不行,现在手腕肿了一大块。

  本来想同意了陶秀珠的话,磨蹭到晚上不回去,可是一想到平时只要出一点事情,自己就只能留在房里不出门。

  太夫人与朱宣对自己都是有点风吹草动就提了心,眼前站着的若花等人被高阳公主,陶夫人等阻拦了不再说什么,可是眼睛里都是担心。

  玉妙决定还是回去吧,这时已经接近深夜,太夫人派了两拨人来接,陶夫人都回说还在玩呢。

  虽然有高阳公主一力承担,说:“我们都留在陶家玩一夜呢。”

  玉妙就让人备车决定回去,若花等人松了口气,临走时,玉妙看到高阳公主怜惜自己的眼光,心里明白,这种眼光会一直伴随了自己。

  第八十八章,回家

  玉妙坐在书房里,看了小桌上摆着的朱宣的信,只能一个人不高兴。亏那苏姑娘还说自己有过人的手段,我只会偷着哭。咦,好象我教了她了。

  从陶家回来,。又被徐先生说了:“既然已经不舒服了,还不及早回来。”

  不知道是谁告诉了表哥,半个月以后,表哥来了信,说玉妙:“嬉于游戏,令长辈担心,又留宿在外,更是不对。”我半夜三更的不是回来了,还说瑶池是奸细,我身边个个都是奸细,表哥于千里之外,还指挥着呢。

  亏了这么远的,怎么信就来得这么快。

  太夫人见玉妙看了信就不高兴了,明白里面肯定不是好话,抱了玉妙又是生气又是难过。从那天开始就没有再出门过。

  又过了开始当瘟疫的生活。

  朱禄一见玉妙就开始心虚,如果自己不写信给王爷,别人写了,自己要倒霉了。所以看到玉妙一个人坐在书房里看了信又哭,也不敢劝。

  若花更是生气,她聪明伶俐的,从来到府里还没有做过错事的,陶夫人,陶姑娘,高阳公主都拦了自己,害得自己倒霉。

  一次突发事件,大家都受委屈。

  哭完了给朱宣回信,不提留宿的事情,也不提接了朱宣信的事情,就是和以前一样,讲一下平日在做什么,把信给朱禄,玉妙闷闷在书房里坐着,一时不太想回去。

  这下子把姨妈也弄生气了,还害得若花也跟了倒霉。玉妙叫过若花来安慰,若花倒一点都不怪她,只是恨死了那个苏姑娘,特意出去打听了,回来对玉妙道:“骆家的人这一次发了狠,已经让人把苏姑娘送回去了,苏姑娘大哭大闹的还是被送走了,听说骆家要不惜一切的退婚呢。”

  若花解气极了,看你以后嫁给谁。玉妙反过来同情她,觉得骆家真是没事找事,人家在家里好好的,接来作什么。

  后来又想,自己这算不算是在影射朱宣。又想想苏姑娘,至少在别人眼里,你比我腹黑,因为你来了就敢动姨娘,我还没有大打出手。

  春暖走了进来,来王府后春暖很少有机会单独与玉妙在一起,春暖现在做事也战战兢兢的。她见房里无人就走了进来,看了玉妙不说话。

  玉妙就对她道:“有什么事情吗?”春暖就悄声道:“姑娘,有件事情我不知道该不该回?”

  玉妙就说了一句:“什么事情?”

  春暖轻声道:“易小姨娘的丫头雪柳找了我好几次,都哭着跪在我面前,说姑娘说说情。”

  玉妙不说话。春暖也是被逼的,雪柳哭着说庄姑娘没有进门,易小姨娘也为姑娘尽了心。春暖不敢照直了说就是。

  春暖看她不说话,自己也不说了,就退了出去。

  生活又恢复正常了,半个月以后,朱宣又来了一封信,因为玉妙的生日快要到了,备了礼物来,信里面还是训来训去的。玉妙嘟了嘴看完了把信往桌子上一放。

  这个生日当然过得很惨淡。

  太夫人哄了她半天,才让人带了去找文锦,书锦去玩。

  出门遇到了徐从安,问作什么去,玉妙回了,徐从安才没说什么。自从一次意外,徐先生也不高兴了,而且看得紧。所有的人都对我不高兴。我知道我是瘟疫。

  有时睡在床上,脑子里都是高阳公主怜惜的眼光:你怎么这么能受委屈。玉妙摇散了思绪,伏在太夫人怀里努力入睡。

  天气暖和起来了,接了沈居安一封信。太夫人看了面色就不好,喊了玉妙来。玉妙看完了,心想怎么诸事不顺的。

  就起身对太夫人道:“姨妈,我要回去看父亲。”沈居安在信里说自己重病,让玉妙回家来侍疾。

  太夫人就喊了徐从安来商议,人伦道理不得不去,刚好徐从安春闱结束,就决定自己送玉妙回家去。

  太夫人无法,只得多派了家人跟去。文锦,书锦,瑶池都不开心,玉妙走了她们也玩不到一起去。

  陶秀珠一直不敢出现,只是间中写信来,一听要走了,也来送。高阳公主也恋恋不舍的:“你不能参加我的大婚了。”

  玉妙对她微笑,把贺婚的礼物给她拿了,笑道:“你要听话。”讲完了不对,这怎么是朱宣的口吻。

  高阳公主倒是没有听出来,玉妙不出门,她倒还来了几次。她也送了玉妙很多的东西。

  玉妙突然发现,自己平时不怎么出门,到要走的时候,居然还有些人缘儿,居然来了不少的人。

  带了一大堆的礼物,与陶秀珠约了要写信,玉妙拜别了太夫人。太夫人有了泪:“好了你就回来。”

  朱宣收到家信,有些疑惑:“病得也真是时候,正好是要接妙姐儿的时候,以前说是夏天,早了一个月。”

  终于要到家了,玉妙高兴了。又要我一个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家人跑到沈居安房里喊道:“老爷,老爷,大姑娘回来了。”

  沈居安忙走出来,笑道:“真的?”家人身后站着的是朱禄,他是提前来报信的。看了沈居安居然完好,愣了一下,沈居安对他笑了笑道:“我刚好了。”

  朱禄当然不信,你信里说的病重得不能再重了,不然太夫人会放人。自己是来报信的,只能还报信:“未时姑娘下了船,徐先生现陪着往这里来呢。”

  沈居安笑得一脸是花,连声道:“好好,快去接去。”

  朱禄又提醒了沈居安一下:“沈老爷,我要看一下姑娘住的地方。”

  沈居安就让人带了他去看,一面着手准备去接玉妙。

  朱禄跟了人去了住的地方,就有人来喊:“朱禄哥。”年纪比朱禄大,也要喊他。朱禄皱眉看了一圈道:“幸好是先派了人来收拾过了,不然没法住。”全然不管沈家的人也在旁边。

  先派来打扫的人笑着道:“就这还是临时收拾出来的,原先只有那么几间。大家挤一下好了。”

  沈家的人也不讲话,我们老爷已经把半个家都腾出来了,能带多少人来呢。

  朱禄当着沈家的人面就问先来的人:“沈老爷是几时好的?”早说病好了,我们半路上就回去了,在这里住着不是更要操心。

  先来的人也实话实说:“他就没病。而且不让我们说。”朱禄心想一看就是没病,把姑娘骗回来了。

  既来之则安之。只能先住着吧。晚上给王爷去信,看他怎么说。

  街上的人都来看热闹,沈家的大姑娘回来了。居然有精兵开道,一排排过去后,中间是玉妙的大轿,沈居安陪了徐从安骑了马跟在后面。然后是几列马车,不知道里面还来的是什么客人,后面又是兵。

  街上的人都啧啧称赞,真是热闹。

  三位姨娘都迎出了府门,三姨娘先惊了一下,这么多的兵,回头让丫头:“抱好了四少爷,别惊着了。”

  后面的马车先停了下来,丫头们都下来了,若花和春暖打了轿帘,扶了玉妙下轿,玉妙站在府门前,看了一看四周,上次离开好象是昨天,真是恍然若梦。

  沈大姑娘回家了。

  第八十九章,排场

  路上本来时时带了忧愁,担心沈居安的病情。城门

第 17 部分阅读[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