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 75 部分阅读[2/3页]
小王爷。一位舅母抱了孩子,女眷们都随了进去,把孩子放到了外甥女儿枕畔给她看。
沈玉妙看了,果然是长得象表哥。她露出了一丝笑容,看了如音,如音会意:“给王爷的信,朱禄已经写了。”
近一个月来,王爷频频来信,都是在一个意思:“妙姐儿生了没有,一生下来就即刻让人报我。”
信使三,五天就一个在府门口候了,朱禄和如音说好了,王妃一生下来,就出来报信儿。朱禄一听说是小王爷,就回了书房去,信早就写好了,只需要添上几个字就行了。
朱禄一笔一划添完了,长长的吁了一口气,即刻交给信使送走了。
如音接着说了:“太夫人,老侯爷进宫去了。”沈玉妙嗯了一声,表哥留下来的信:如生一子,取名睿,请封世子。
卫夫人刚才也看了那信,就笑看了孩子道:“世子爷长的真是体面。”世子朱睿一出生了,襁褓之中就过上了世子的日子。
太夫人回来后,再来看了玉妙,笑对她说了,果然是宫中请封去了。沈玉妙依然是虚弱的,撑了笑一笑道:“多谢父亲,母亲。”
太夫人笑道:“你那个表哥就可以放心了。”看了孙子就想起来了儿子小时候。
朱睿生下来第三天,家中洗三,宫中来了旨意封了世子,沈玉妙依然卧床了,听了如音进来说,微笑了心里只是想了朱宣。
半个月后,朱宣来了信,信里是欣喜若狂:早就知道妙姐儿怀的是个儿子。太夫人看完了信笑着给了玉妙,道:“王爷一向是能掐会算的。”
玉妙也笑得身子晃动了,女儿的名字都起好了,难道只是为了随便写一笔。
那个来讹诈的袁洁儿,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朱禄再也没有找到过她,沈玉妙听了就淡淡说了一句:“算了吧,要再起坏心,还是会出来的。”
有了朱睿,大家都高兴去了。
朱睿的满月酒,比洗三更热闹,人人都要请了世子出来,抱了世子的奶妈得意洋洋的把世子抱了出来,当然是一片赞美声。
女眷们都散得早,方氏才带了丫头青桃回自己房里去,青桃关了房门,才道:“二爷三爷都还在外面陪客人呢。还不知道几点回来呢?”
青桃对朱明是不满的,就象是他生了孩子,方氏只说了一句:“王爷不在,二爷当然要操心。”
青桃拧了手巾把子过来,递给了方氏笑道:“今天王妃送来的东西,您怎么都退回去了?”
今天是朱睿的满月酒,一直卧床的沈玉妙看了朱明朱辉样样都尽心,想了方氏远嫁到京里,肯定样样不熟悉。
让如音送了一些胭脂水粉等应用之物过来,可是今天送过来,方氏多了心,想着我没有一样。
方氏就婉言谢绝了:“大嫂要多休息呢,还要想着我,我这里有,请先拿回去吧,等没有了再去要也是一样的。”
如音就拿回去了,沈王妃遇到了一个不买她帐的人。方氏对了青桃笑道:“还是大嫂心里想的到,她坐月子呢,还能想的到我,可是我又不少东西。”
青桃笑道:“论理也是该当的,自从世子出生了,二爷、三爷每天都为了世子在忙着呢。光满月戴的金锁就让人换了好几次。就是咱们,不也是天天往她房里跑。”
方氏把手巾给了青桃,笑道:“咱们不去能行吗?你看太夫人就见天往她房里跑,难怪要和太夫人住在一起,也方便太夫人少跑路。”不止太夫人,象是家里的人都往她房里去一样。
青桃笑道:“不就生了个孩子,女人不都要生孩子。再生一个,只怕家里没有别人呆的地方了。”
方氏也是一笑道:“这家不都是她的,这是王府。”想想妹妹们成亲前说的,果然是不错,就象是两对公婆一样。
世子朱睿真的是象来过年的一样,至少今年这个年,南平王府过得分外的喜气。
年前雪就不断,方氏看了大雪从午后开始飘了,就对了青桃道:“你去给二爷送件避雪的衣服去吧,再看了二爷今天晚上几时回来。”
青桃就打了油纸伞,挟了一件斗篷往前面书房里来给朱明送衣服。出了二门,就看到一排十几车排在一起,上面也有东西,也有活物。
青桃就随便看了一下热闹,笑问了点东西的管事:“这是家里年下得的?”管事的认识她,笑道:“这是王妃田庄子上收的。”看了青桃手里拿的衣服,道:“你去给二爷送衣服,可是送晚了,二爷穿了油衣出门去了。”
青桃哦了一声,紧赶了几步去朱明的书房里,果然是说出去了:“王妃送高阳公主的东西,二爷说雪地里难走,怕人不经心,就自己看着去了。”
青桃闷闷不乐的回来了,回了方氏,方氏也闷闷不乐,这大雪天里,往哪里去。外面有人说话,不一会儿进来人回话:“王妃田庄子上收了的东西,给咱们送了一份来。”
方氏亲自出了来,带了笑对送东西的杜妈妈道:“家里收的,我已经得了,这个还是请拿回去,请大嫂留了赏人吧。”
沈玉妙一点也不奇怪会碰钉子,已经碰了一次了。她正在看朱禄收回来的帐本。
因刚收了东西,晚上就请了家人家宴,人人都要围了世子朱睿夸几声。
朱睿正埋头在母亲怀里,小手把玩了母亲衣上的盘扣,一面见了人就乐呵呵的。玉妙又让人请两位公子去。
朱辉不一时进来了,笑道:“二哥不在。”然后对了玉妙行礼:“多谢大嫂年下赏了东西,嫂嫂送给公主府上的东西,因为有些是活物,有些不能碰撞,二哥怕家人们弄不清楚,自己带了人送去了。”
玉妙呀了一声,手里还抱了朱睿,笑道:“这话怎么说,我说让家人们去也就是了。”老侯爷正在看了孙子笑,就说了一句:“该当的,送给西山公主府上,几十里路,多加小心也是应该的。”
方氏一面站了帮了丫头们布菜,就往窗外看了,还是漫漫大雪。刚才外面来的时候,一脚下去,鞋都陷进去了。就这还是扫过了雪又下的。
这种天气家人们都在围炉赏雪,只有朱明一个人踩了雪往城外西山去,方氏脑海里可以想象出,朱明穿了油衣,一身落了雪花,在马上呵了手的情形。
方氏心疼朱明,沈玉妙又是另一种想法,她抱了朱睿,对太夫人道:“这样的大雪,这么冷的天,表哥还在外面。。。。。。”说到这里,就有些伤心说不下去了。
家里这样的富贵,都是靠了表哥一个人在外面,酷暑怕他受蚊叮,严寒想了他霜冻衣甲。抱了朱睿,看了儿子与表哥相似的脸庞,更有些唏嘘了。
方氏就听了老侯爷,太夫人一起来安慰这位大嫂:“你担的什么心,他从小就在军中跑惯了。你担心也是白担心,让你表哥知道你为了这个又难过,又要说你了。”
老侯爷自顾自笑了,对太夫人道:“有一年,刚过了腊八,他一定要去军中和他的士兵们过年,夫人还记得吗?”
太夫人就笑了道:“我能不记得,被他气得最狠的就是那一年。”就是那一年,为了朱宣与妙姐儿订了亲。
朱辉也回想了笑:“大哥除了家人以外,最亲的就是他的将军士兵们了。”太夫人笑道:“我看他呀,家人还要排在他帐下的将军后面。”
玉妙这才被逗乐了,抱了儿子笑了。朱辉转过身来对玉妙笑道:“大嫂眼前看了世子,凡事自己保重的好。”
方氏低了头布碗筷,就是不说话。
等到家人团团坐齐了,老侯爷才举了第一杯酒,对了玉妙和蔼的道:“妙姐儿,这第一杯酒,敬王爷和随了他出征在外,不能和家人团聚的儿郎们。”
玉妙抱了朱睿笑着站了起来,一手抱了朱睿,一手执了酒杯,家里人都站了起来,朱睿一看,立即呀呀的叫了起来。δんμしΟUΒα捌.cΟΜ
太夫人就笑了道:“给世子爷一个小酒杯,他也要敬他父亲呢。”
立即给朱睿找了一个小小的梅花杯来,朱睿抓在了手里,在手里举了呀呀的兴奋的叫。大家看了朱睿都是笑。
远在战场上的朱宣,此时也是兴致勃勃,激了我来打战,也不见有什么能耐,有输有赢。达玛称得上是一条汉子,可是想赢了我,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朱宣带了一群人,正在新扎的营寨旁看地形,也是大雪飘飘了,衣上马上不一会儿就落了一层雪。
身后跟了丁正岩,朱宣回头看了道:“丁先生,晚上又要有好诗出来了吧?”这一地的雪景,茫茫然间天地中似无一物,只有这漫天的大雪。
丁正岩穿的很厚,还是觉得冷,他正呵了手,回朱宣的话:“王爷说的是。”再看了朱宣与他身边的亲随,身边的将军们,都象是不怕冷一样。
想想军中所见,有些士兵们,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故意扯开了胸前衣服,赤luo了胸膛出来。
丁正岩心里赞叹,这才是武人,和文人就是不一样。
第三百七十六章,拨乱
第三百七十六章,拨乱
朱禄也送东西去了,等玉妙回了房里才过来回话:“两位皇子处,两位娘娘都是感激了,说问王妃好,谢王妃想着。”
玉妙斜倚了,道:“惠妃娘娘现在如何?”朱禄笑道:“宫里不得意的嫔妃们,当然是没有人照料的。宫里有的是黑心厨子,馊饭冷菜,甚至于见风就化的绢帕,也是有的。”
这位十五皇子的母亲,为了秋狩不能去争宠,十五皇子病了又好,好了又病,都是她一手造成的。事情败露后,惠妃被移到了冷宫去。
沈玉妙一点儿也不想给她送东西去,可是不得不去。该去的地方还是要去。宫里人人都有,独她一个没有也不好。
想想朱睿那么可爱,恨不能就天天抱着,惠妃怎么能对自己的儿子下手。
移了宫的惠妃娘娘,这么冷的天,宫殿里还没有生炭火,见了送去了补身子的药材,当了朱禄就哭得不行。
临走时不顾身份悬殊,还给朱禄欠了身子行了个礼,朱禄对于这些失意人是见惯了,这一趟差事,笼络的是人心,连打赏也是没有的。可是只有朱禄去,是最合适的。
玉妙听完了就站了起来,朱禄现在最能揣摩她的心思了,笑道:“王妃要写信去?”
玉妙笑道:“是了,你来磨墨。”朱宣书房里侍候的朱禄一会儿就研好了墨,玉妙取了笔,把信写好了,递给了朱禄。
朱明只到夜半才回来,方氏不知道朱明今天晚上歇在哪里,还是没有就睡,取了针线和青桃灯下坐了挑花,时时看了沙漏,总是不见回来。
直到夜深了,才听到有人回了一声:“二爷回来了。”方氏忙带了青桃迎出去,朱明没有想到她还在等着,本来是想去姨娘房里,见她迎了出来,就走过来了。
方氏亲自为他解了衣服,看了披风都被雪浸透了,忙取了干衣服来,让青桃倒了热茶来,口里不由得有了埋怨:“这样的冷天,这样的差事,你也知道心疼自己一下,让家人们去就行了。”
朱明看了她体贴,也觉得好,可是听了这话,就不高兴了,换了衣服,接了热茶,慢慢才道:“大嫂的差事,又是送公主的,这不是件小差事,车上有一些大嫂田庄上来的活物,又有一些南边新送来的瓷器,这路上泥泞,下了雪车又打滑,我不去,总不放心。”
朱明成了亲,对了大嫂才有了一点好看法,第一,新房收拾的不错,朱明也管了府里的银钱来往,知道有些东西是大嫂自己花了钱的。说了大哥不在家,要替他也尽尽心,这心尽得很到位。
第二,方氏进了门,玉妙就是在月子里,也时时让人来问了,需要什么,要什么只管说去。方氏有一次对了朱明笑道:“大嫂今天又让丫头们来问了,象是觉得我们房里只是缺什么一样。”
朱明倒是没有听出来,就道:“大嫂还在坐月子呢,还能想到你,你明天去谢了。记得有人的时候,要先行国礼。”朱明还是一个秀才衣巾。
想当然,方氏从来只行妯娌的礼,玉妙正在坐月子,就是不坐月子,她也不管这样的事,家人之间,不行礼她也不觉得有什么。
只是沈玉妙自
第 75 部分阅读[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