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76 部分阅读  古代幸福生活 全文+番外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 76 部分阅读[1/3页]

  青桃早就纳闷了,私下里对了方氏道:“听说她家里是小生意人出身,怎么就有这么多的嫁妆。又听说了外家是朝中官员。”

  方氏一心的闷闷的,听了这话也笑,没有想到青桃这个丫头不知道哪里打听了来,又回了方氏:“听说了王妃的嫁妆其实是王爷给备的。”

  青桃听了就觉得可笑,夫家给备嫁妆。朱明无余钱,朱辉无余钱,两个人的月银使用都是孟姨娘在管的。

  孟姨娘来看了方氏几次,有心想提一下交给她,看了方氏只是有距离的淡淡,孟姨娘觉得如果说了,象是无端的献殷勤。

  孟姨娘更不想和朱明说去,月银节余的一点私房银子,就一直留在孟姨娘手上。

  沈玉妙一点儿小心思,想了认识的人薛夫人,大老远从京里嫁得那么远,缺钱用,余丽娟也是缺钱用。

  平时往来的晋王妃,还有一些贵夫人们,也都是背后放印子钱,沈玉妙想了我手里漏一点儿照应了她,母亲也可以少操些心。不想会碰软钉子。

  沈玉妙这种如水的个性,也就是一笑了之。早就问过了方氏的月银只有自己的一半,过去如果是没有丈夫,就叫寡妇失业的。

  朱明朱辉都还没有差事,随了家里用钱。玉妙也是好心一次,方氏既然不领情,玉妙也就丢开了。

  林子大了,什么人都有,王府里再管得严紧,还是会有头难剃的下人,沈玉妙是有了这种心思,才会去照顾方氏,现在看来也不用了。

  第二天正月初二,太夫人的三位姑娘姑爷一起回门了,家里的亲戚们也有来走动的,果然话题就是王爷要回来了。

  方氏和三位出了门子的姑奶奶就更是不熟了,坐在一旁陪客人,听人说来说去,再就是王爷小时候是什么样子,世子爷十足十的象足了王爷,以后一定又是大将军。

  方氏心里想了,这位未谋面的大伯,不知道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妯娌想了大伯,本来是害羞的。方氏不得不推想一下,成了亲以后有家信来,就是父亲在信里也交待了,象是这位大伯权倾朝野一样。

  看了坐在太夫人身边抱了朱睿给人看的大嫂,三位姑奶奶一直围了她们母子转,都争着去逗朱睿,然后又有些惋惜:“这么小的,今年过年是不能接到家里来玩了。”

  太夫人还在和亲戚们说话,耳朵里也听到了,就笑道:“姑妈们都等不得了,明年你们再接吧。再早早备了马车来,不然可是不去的。”

  三个女儿一起撒娇了:“母亲最偏心了,妙姐儿没有成亲时,前两年就只偏疼了她,现在有了孙子,眼里就只有孙子了,嫌我们马车不好了,明儿就偏打发了来接。接不了睿儿,接了妙姐儿去。”

  太夫人呵呵笑了,方氏心里想,姑奶奶们说的对,是有够偏心的。

  第三百七十八章,拨乱

  第三百七十八章,拨乱

  绿云,宝云,蝉云争了抱朱睿,绿云刚接了手里,就喊了一声:“妈呀,你看你孙子,小小的年纪,刚抱到了手里,就抓我的镯子不松手。”

  小小的五根手指一起握住了,居然有力气的很。太夫人就看了笑道:“你脱了给他玩就是了。”

  绿云更笑了,一面小心的脱镯子,朱睿的手指还抓得紧紧的,脱了下来,又用手托了镯子,怕镯子重坠了朱睿的手,就冲了玉妙笑道:“你这个儿子,一见了亮闪闪的东西就不松手,我这可是为了过年新打的。就这么便宜了他了。”

  玉妙也笑,宝云接了过来,刚笑着说了一句:“姑妈抱一抱。”送到唇边亲了一亲,又喊了一声太夫人:“妈,你看你的孙子,松开了镯子,来抓我的耳环了。”

  然后就哄他:“小祖宗,你倒是轻一点儿,抓了姑**耳朵了。”玉妙忍住笑,上去把朱睿的手指松开,宝云戴了一付绿宝石的耳环,又是闪闪的,吸引了朱睿。

  玉妙觉得奇怪,这么点大孩子,现在就能看到这些亮闪闪的东西。宝云就笑了,一面解耳环递给朱睿抓着,一面笑道:“这不知道是随了谁?”

  蝉云也笑道:“看我抱抱,能相中我什么呢。”朱睿一把就抓住她腰间系的荷包,根本看都没有看,蝉云是坐着的,玉妙把朱睿送到她手上,随手就是一下,就抓着不放。

  蝉云也笑道:“还真是厉害。妈,你看你孙子,还真的是个识货的,我这荷包上镶了的玉可是块汉玉。”太夫人大笑了,道:“一定是嫌你们这三个小气姑妈满月礼送的不好。这会儿来要债的。”

  三个女儿一起笑道:“这么厉害。嫌我们送的不好,百天再好好的送就是了。”

  玉妙看了自己的儿子,这一会儿玩累了,刚才抓了三个姑**首饰放在了一旁,镯子太重,耳环怕扎了他,荷包真的给了他,根本就拿不起来。

  玉妙也觉得好笑,这到底是随了谁。等表哥回来,好好问问他。

  从此以后,方氏和青桃背地里说起了世子,就说那位活祖宗。

  到了十五,朱宣来了信,说接了圣命,往京里来。皇上让有功的将军们都来,又命大军除了驻扎下来的,都进京来行赏。

  朱宣信里算了日子,带了大军一起,日夜赶路,也要近三十天才到京里。

  太夫人让玉妙又写了信去:“尽量赶在睿儿百天回家来,等了你待客呢。”

  玉妙则每一天都亲了朱睿,告诉他,父亲要回来了,见到你一定很高兴。

  朱宣在路上接了家信,算了日子,更是日夜兼程的往家赶,终于在朱睿百天的头一天晚上赶到了京城外。

  大军就驻扎了,朱福朱喜带了人早早的城外驿站候了,接了王爷,朱宣问过了父母亲,妙姐儿好不好,就一心欢喜的问起了孩子。

  朱福朱喜都是一脸的笑容:“世子爷好着呢,太夫人自己房里带了,结实着呢。”城门已经关了,主仆都在城外歇了。

  朱宣在驿站里痛痛快快的洗了一个热水澡,睡下了还在想,妙姐儿这会儿不知道在不在想我。再想了未见面的儿子,真是开心的不知道该如何说才好。

  玉妙看了朱睿睡着了,辞了太夫人回到自己房里来,对了窗外月色,遥遥寄相思,表哥大军到了城外了,这会儿不知道在做什么,有没有在想我,想睿儿。

  第二天一早,朱明就早早的起来了,方氏看了外面天还黑漆漆的,也只能跟了起来过来侍候,朱明穿了衣服,一面隔了窗户交待跟自己的小厮:“马昨天就让你们备好了,牵了来,再请了三爷来,我们去城外迎王爷去。”

  不及早饭,就匆匆走了,道:“去驿站里陪了王爷用早饭去。”又交待了方氏:“早些去母亲那里看了吧,今天是世子爷百天,一定来的人多。”

  方氏去了太夫人那里,见难得早起的大嫂也起来了,正依了太夫人在说话,见了方氏来才坐开了一些笑着看了她。

  太夫人带了她们用了早饭,朱福先回来了,对太夫子道:“王爷带了将军们进宫去了,如果宫中赐宴了,要午时后才能回家来。交待了家里的客人先看待了。”

  太夫人无奈的笑了笑,对玉妙笑道:“你起了个大早,也没有接到人,就是回来了,这天气冷,你也不用出迎了的,抱了睿儿在房里候了吧。”

  玉妙笑一笑道:“已经起来了,我陪了母亲待客人吧。”太夫人就笑道:“让你去睡,也睡不安的。你就等着吧。”

  玉妙红了脸,方氏看了大嫂,今天更是打扮的好,与太夫人都是按品大妆了。再抱了出来世子朱睿,也是戴了虎头帽,脚上穿了虎头鞋。太夫人一见了他就耐不得了,上前抱了亲,又是心肝呀肉呀叫一遍,直到有客人来。

  蒋家的人是早早的来了,帮了待客人,也是先来看了朱睿,还是老一套:“这孩子,越长越象妙姐儿。”

  玉妙听了就忍不住笑,外祖母一心要说长的象自己,两位舅母一起附合。

  福禄寿喜川流不息的来回进府来回话:“王爷到了哪里了,现在是在宫里作什么?”

  皇上见了南平王和将军们,当然是高兴的,看看到了午时,对朱宣笑道:“听说朱卿家世子今天过百天,皇后宫中已经赏赐去了,明天宫中为卿与将军们摆宴,今天嘛,你还是带了你的将军们去你的王府里吃吧。”

  朱宣大喜,立即跪了下来叩了头谢恩,带了将军们上了马,一行百骑,在路上分外招眼,早就有人回家去报信了。

  府门口老侯爷,太夫人带了亲戚们早早的就迎了出来,看了马上精神抖擞的儿子下了马,大步走到面前来跪下行礼,两个人都是高兴了,太夫人笑道:“起来吧。说你回来了,也就我们迎了你,这外面冷的很,妙姐儿母子我让她们房里候了你。”

  看了一身战甲的儿子,太夫人眼前晃动了,朱宣从小到大的样子,嘴角边就含了笑。朱宣站起来笑道:“母亲安排的好。这么冷的天,出来冻着了不好。”m.sΗùlοùβà八.cοM

  身后将军们都下了马,一起过了来行礼:“给老侯爷,太夫人请安。”战甲声声响,太夫人一象是见惯了,笑道:“都起来吧,今天是世子过百天,将军们都得胜回来了,今天要尽兴了。”

  将军们立即嘻笑了,道:“请了世子出来见一见。”

  朱宣满面春风带了将军们陪了父母亲,亲戚们往府里走。玉妙和女眷们都在房里,她听了外面的动静,如音让小丫头不时的回来报信:“王爷到了府门前下了马。”

  “王爷往里面来了。”

  玉妙低头看了怀里的朱睿,心里怦怦跳了,眼睛望眼欲穿的看了锦帘,表哥就要进来了。

  外面一阵脚步声,不知道有多少人,将军们的脚步声实在是重,玉妙含笑往门前迎了一步,只看到锦帘高打了,第一个进来的就是朱宣,身后跟了的才是老侯爷,太夫人。

  朱宣也是急不可耐了,眼睛就找了玉妙,见妙姐儿怀里抱了一个襁褓,笑意盈盈的走了过来,娇声的喊了一声:“表哥。”

  然后抱了朱睿就行下礼来,朱宣上前一步扶了她,笑道:“好孩子,真是个好孩子。”房里的人都笑,看了这夫妻两个人。

  方氏第一次见大伯,认真打量他。身材高大,想是军中直接去了宫中,还是一身银袍战甲,五官端正,目如点漆,真是的一个英俊的人。

  朱明朱辉也是随了老侯爷高大英俊的,可是大伯身上自有浑然的一股气势,想是带兵久了,又身居了高位的原因。

  朱宣正低了头看孩子,他足足看了有好一会儿,才恋恋不舍的把目光放在了玉妙脸上,这孩子长得象我。

  眼前抱了孩子的玉妙眉横春水,盈盈的期望的看了朱宣,朱宣一下子想了起来,第一次见妙姐儿,也是在襁褓中,不过那个时候比睿儿还要小,一身红虾虾的,正扭动了身子哭泣。

  看了眼前出落成美人的妙姐儿,朱宣微笑了,在玉妙头发上抚了一下,夸奖道:“真是个好孩子。”

  方氏听了大伯进了房里,就说了三句话,三句都是:好孩子。

  朱福跟了进来,笑道:将军们在院外,要给王妃,给世子爷请安。”朱宣回过了身,笑道:“打起了帘子来。”

  玉妙忙把儿子的小包被揭了起来一些挡了一些风,锦帘打开了,院外跪了一院子的人,都是战甲在身的将军们,声若惊雷:“给王妃请安,给世子请安。”

  房里的人听了都有些惊心,玉妙也有些惊心,看了帘子又垂了下来,忙低了看儿子,浑然不象被惊醒的一样,只是懒懒的打了一个哈欠,冲了父母亲睁开了眼睛。

  朱宣低头看了,这双眼睛,象足了妙姐儿。

  第三百七十九章,拨乱

  第三百七十九章,拨乱

  外面客人越来越多了,朱宣对了父母亲道:“儿子去换了衣服过来。”老侯爷,太夫人就笑道:“你去吧。”

  朱宣走了两步,回过了头看了玉妙一眼,玉妙红了脸,在众人眼光中把孩子交给了太夫人,朱宣在门帘外立住了脚,携了她的手两个人一起往外面走。

  看了玉妙还在母亲房里住了,朱宣进去了就说了一句:“表哥回来了,可以搬回去住了。”

  如音带了人过来叩了头,送了衣服来,玉妙

第 76 部分阅读[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