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77 部分阅读  古代幸福生活 全文+番外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 77 部分阅读[2/3页]

  吵架了。

  朱禄也是第一次和一个女人这么接近了,觉得背上的身子柔软体香,一时间有些晕乎乎了,定了定神把如音背回了房里。

  打听了王爷王妃睡下了,朱禄是王妃房里的人,再晚了也能进来,他把如音放到了床上,就开始骂她:“不长脑子,作出这样不经心的事情来,早就对你说了,再找一找去。。。。。。”

  整整开骂了半个时辰,如音的眼泪在刚跪的时候哭得差不多了,一面听了朱禄骂,一面人倒在床上去睡。

  朱禄万般无奈,只能带了门自己回去了。

  第二天,朱宣说了不出门了,还是一早起来了,出去院子里做了打了趟拳,又回来锦榻上坐了。

  沈玉妙醒了,探头看了表哥在,就先问了一声:“表哥今天不出门吗?”朱宣回答她:“不出去了。”

  沈玉妙这才从床上起来了,梳妆好了,走出来:“去看睿儿去。”

  朱宣招了手,让她到身前来,拉了她手看了她的眼睛,昨天哭得不凶,眼睛并没有肿,刚回来就哭肿了眼睛,对了母亲还真的没法说。

  见朱宣只是对了自己的眼睛看,沈玉妙也明白,娇娇的赖在了他怀里,拉了他的衣服:“去看睿儿去。”

  两个人并肩走出房门来,往太夫人房里来。太夫人正看了人给朱睿在换尿片子,刚才刚尿了。

  太夫人正在数落:“这么些人看了世子,怎么还让他尿溺了自己,这天这么冷,浸的也难过。”

  奶妈和丫头们都红了脸,给世子收拾好了送过来。

  玉妙接了孩子,就觉得胸前奶涨得厉害了,就抱了儿子往房里去,朱宣跟在后面就想进去。太夫人喊住了他:“你别去了,我有话和你说。”

  朱宣有些遗憾,对母亲说:“儿子一会儿就出来。”眼睛还追了玉妙,妙姐儿又去给儿子喂奶了。

  太夫人看了他从来也没有过的这种样子,几时这样不出气过,老婆奶孩子也跟了进去看。好在家里管得严,没有人敢传这种闲话,不然传了出去,让人笑话死了。

  朱宣还是跟了进去,玉妙就看了表哥在面前坐下来看,就微微笑了,朱宣也笑了,轻声问道:“有什么好笑?表哥陪了你和儿子难道不好?”

  玉妙更想笑了,朱宣看了儿子吮吸着,一只白胖的小手还兴奋的挥舞着,他接了那只手,目不转睛的看了儿子吃奶,对了玉妙笑道:“你看他多能吃。”

  坐在房外的太夫人看了外面的人都低了头,不用看了也知道是在笑。太夫人就冲了房里说了一句:“请了王爷出来吧,我有话要和他说呢。”

  玉妙看了表哥有些不舍的走了出去,抱了儿子忍笑不已。

  朱宣出来了在母亲面前坐下来,太夫人让房里的人都出去了,跟了世子的人都进房里去,才问他:“我听人说,如音那个丫头昨天得了不是去,在小佛堂跪了两个时辰,又怎么了?”

  朱宣一听是这个,不以为意地道:“不好好侍候,儿子才罚了她。”

  太夫人听了他这样说,才对他道:“丫头们得了不是由你罚,我听人说了,还以为是妙姐儿这孩子又惹到你了。”

  朱宣心想,惹到我的可不就是妙姐儿。如音这种无法无天的引导了主子乱想的奴才,不教训还行。玉妙在房里听到了母亲问,脸上就不自在了。听了表哥外面回母亲的话:“不是妙姐儿,母亲放心。”房里玉妙先放了心。

  太夫人倒是不能完全放心了,对了朱宣道:“你看看你的儿子,我这门亲事订的好不好?”朱宣为了玉妙要姨妈不要表哥可以忍了几个月再出气,太夫人为了给儿子订了亲,儿子就花天酒地不回家,忍了十几年。

  一听太夫人这样说,朱宣先就笑了,对太夫人道:“订的好。母亲这门亲事实在是订的好。”

  太夫人这才哼了一声道:“你不在家,想着你在家。你在家,你这个阎王脾气,不要对了她们母子发,告诉你,女人奶孩子的时候,是不能受气的。”

  朱宣也是恍惚了听了这样一句话,现在听了母亲也这样说,心里想,所以昨天我才没有和她计较。

  玉妙在房里抱了吃饱了的朱睿偷听话,还不想就出来。听了太夫人又对了表哥说话:“你回来这几天,我看了就是家人们做事都勤快的多,这是你在家的好处。可是你回了房里,还是要收着你的性子去,不是你帐下的将军,由着你踢由着你打骂。”

  朱宣在太夫人面前坐了,玉妙在房里听了,太夫人见儿子总算低了头说亲事订的好,一时高兴就有些嘴碎,好一会儿才不说话了。

  朱宣见母亲不再说了,才问了一声:“妙姐儿在里面做什么呢?”奶孩子能奶这么久,想必在里面听了表哥听训,听得很开心吧。

  玉妙这才抱了朱睿从里面走出来,想了表哥听完了训,一定和自己一样不会心情好,别借题发挥出了门又来训我,就笑着把朱睿送到了他面前,讨好他:“表哥看,睿儿越长越象表哥了。”

  朱宣一看到白白胖胖的朱睿,就说不出来的欢喜,他笨手笨脚的接过来,还是家宴上抱了一次,软软的身子一直就抱不习惯,比战场上拎了几十斤重的长枪还要拿捏了。

  太夫人看了他抱孩子的那个样子,就笑话他了:“亏你样样聪明,抱自己儿子不行。”

  朱宣交到了玉妙手上,对母亲又是一句大道理:“抱孙训子,这是规矩。”

  太夫人就笑了,对玉妙道:“送来给我抱着,让王爷等着抱他的孙子去吧。”玉妙忍住了笑,把朱睿交给了太夫人。

  又逗了朱睿一会儿,夫妻两个人才辞了太夫人出来。外面春风吹拂,玉妙一时不想就回房里去,站在房外的新打了骨朵的桃树下流连。

  朱宣负了手站在她身后几步外,看了她在树下玩。

  偶然一抬头,天上一个黑影在风中呼呼的闪过。沈玉妙仰了脸指了那黑影笑道:“那是什么,不象是飞鸟,倒象是。。。。。。”

  朱宣也抬了头去看,道:“是别人放的风筝,剪断了线的。”

  沈玉妙一下子就来了精神,笑道:“咱们也有,拿来放去。”去年进京路上,朱禄搜刮了不少好玩的东西,其中就有十几个大风筝,有美人的,也有大雁的。。。。。。。

  小丫头们都贪玩,听了这一声,忙七手八脚的跑回去原来住的院子里,不一会儿拿了五,六个来。

  朱宣也来了兴致,携了玉妙的手道:“这院子还窄,放不开。走,到演武场上去放去。”

  带了玉妙到了黄土垫得结实的演武场上,这里是平时也可以供宗亲们来习练的地方,这一会儿也没有人来。

  上一次看了乌珍骑马也是在这里,这里真的是地方大。

  朱宣先拿了一个大雁的风筝,先放了起来,看了风大,才对玉妙道:“过来,拿好了。”玉妙拿了手帕垫了手,接过风筝线轴来,迎了风放了一回,果然是风大,风筝呼呼的在空中飘展了,身后跟的人都看了笑。

  如音拿了小剪刀来递给玉妙,玉妙接过来在手上,回头笑了看了朱宣,朱宣对了她点头:“放了吧,身体不好,病根儿都放走吧。”

  玉妙这才剪断了风筝线,看了它飘飘在风中不见了踪影,觉得好玩。又接着放了一个大鱼的,正在空中一连串的展开了,居然有十几条鱼在一起。

  第三百八十四章,拨乱

  第三百八十四章,拨乱

  正放得高兴,看到不远处院子里也升了起来一个大鱼风筝,玉妙就笑问了:“这象是家里人放的,是谁在放的?”

  青芝忙笑道:“象是二夫人院子里放了的。”玉妙一笑,朱明朱辉天天书房里攻书去了,放风筝的人只能是方氏了。

  文锦书锦天天是叶姨娘看了房里做针线去,怕成了亲被人笑话,也没有时间出来玩了。

  正在这样想了,听了身后的小丫头们嘻笑了:“王妃快避了它,它这条鱼要来找伴了。”玉妙看了方氏院子里升起的那条鱼在风势中往这边靠过来,笑着往一边躲,可是风不由人愿,两条鱼还是缠了在一起,玉妙笑得不行,手里拉了绳子,怎么抖了也解不开。

  回头就看了朱宣:“表哥,过来帮着弄开。”朱宣负了手看了她笑容,道:“剪了吧,这还怎么解得开。”

  玉妙有些惋惜,道:“我这一解了,把她的也要带走了。”这样说了,还是拿了小剪刀剪了。

  看了两个纠缠在一起的风筝在空中借了风势更是飘舞了,过了一会儿,想来是方氏也拿不稳绳子,也剪了,两个大鱼风筝一起在空中不见了踪影。

  玉妙弯了腰看了笑:“这会真的是有了伴了。”青芝又递来了一个美人的,一连把拿来的这五,六个风筝都放了,才想起来了,方氏那边院子里再也没有升起来风筝过。

  朱宣看了她笑得一头的汗水,看了放完了,才伸出了手道:“都放走了,这就回去吧。”玉妙伴了他一起走回去,才想了,方氏不会就买了这一个风筝吧,看了她没有放一回,就被我的这个风筝缠了去。

  这会儿眉眼儿都沁满了笑意,回到了房里就问丫头们:“风筝还有吗?”丫头们回了说:“还有好几个呢。想着王妃留了明天再玩呢。”

  朱宣听了妙姐儿吩咐丫头们:“都拿了来给我看看。”就说了她一句:“玩了这一会儿还不够,明天再玩吧。”

  玉妙这才回到锦榻上坐下来,笑意盈盈的:“不是自己玩,是刚才拐了二夫人的风筝了,我看她没有再放出来,或许是只买了这一个,想了还她一个。”

  朱宣听了才没有话说,本来他也就交待过玉妙要好好看待了方氏。

  不一会儿,丫头们搬来了好几个大风筝来,这几个也不错,玉妙精心选了一个好的,让人送过去:“对二夫人说,给了她玩的,让她别嫌不好。”

  看了人拿了风筝出去了,玉妙自己手里还搬弄了剩下的那几个风筝,还有意犹未足的样子,回身看了朱宣笑。

  朱宣嗯了一声道:“安生坐一会儿吧。”玉妙这才丢了风筝下来,在锦榻上好好的坐了喝茶。

  现在住的房子还是太夫人的厢房,一共是三间房子一排,中间起坐了,左边是睡觉的地方,右边还是安排了朱宣的军事地图,笔墨等物。

  这是玉妙搬了来时自己看了人收拾的,表哥不在身边陪了,东西在身边陪了也行。朱宣昨天写好的信都丢到右边书案上去了,他站起来走过去又重新看了,准备让朱福送走。

  门帘打开了,给方氏送风筝的丫头回来了,讪讪的手里还拿了那个风筝,玉妙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了,只能无奈的听了丫头回话:“二夫人说,如果要放,再去买一个就是了,王妃的风筝,王妃留了放吧。”

  朱宣在里面听了觉得稀奇,就走了出来。沈玉妙当了他的面是觉得有点没有面子,一时玩得高兴,就忘了方氏是个不大领情的人。

  她也讪讪地道:“那就收起来吧,留着我明天放。”小丫头拿了风筝答应了就要出去。

  朱宣面无表情地说了一句:“你先站着。”在锦榻上重新坐了,看了对面低了头的妙姐儿,往外面喊了人进来:“去书房里喊二爷来。”

  沈玉妙不明白表哥喊朱明来做什么,昨天晚上刚挨了训,这会儿又想了起来,就低了声音道:“也许送的这个她不喜欢也是有的。”

  朱宣刚才看了玉妙挑捡,是选了一个最斑斓有彩的风筝送去的。就先嗯了一声没有接话。沈玉妙当然就更不说话了。

  朱明进来的时候,看到大哥端坐了,大嫂垂首站在一旁象是又有了什么事情了,忙上前一步躬了身子道:“大哥找我有事情?”

  朱宣正在训玉妙,看了朱明进来才住了口,对朱明道:“你大嫂赏了你媳妇一个风筝,不想被送回来了。你自己听听她回的话。”

  送风筝的小丫头听了王妃挨训,正吓得不敢说话,见王爷让自己说话,就怯声的把方氏回的话说了一遍。

  朱明赶快就赔礼:“她是个糊涂人,我这就回去教训她去。”上一次讲过了方氏,没有想到又出现了这种事情。

  朱宣刚才正在教训玉妙:“赏的东西也有退回来

m.sΗùlοùβà八.cοM

第 77 部分阅读[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