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 91 部分阅读[2/3页]
姐做东家,那就可以开大一点了。”然后还是那句话:“就是雇人,也是先雇了那些可怜女人。”
透过竹帘子,可以看到院子里走过一个垂首的身影,余丽娟就指了她给大家看:“前几天刚来的,也是家里把她卖了的,就在这条街上。因为不从,逃跑了三次,可怜一个人也跑不远,前几天又被抓回来,一路上打骂了回来。我不能看,就收了她在这里做活,挣了钱好给自己赎身子,又央了人去和她婆家说,这才留了她在店里。”
大家听了颇觉得可怜。沈玉妙更是动了心肠,这句话勾起了她的另一件心事。去年过年给苏南将军买丫头,在京里西市口看到的那黑压压的一片插了草标的女孩子,当时她看不下去了,也不买了径直回来了。
事后一直放在心里,时时想了这件事。听了余丽娟这样说,十分赞成:“你这里的藤编活计轻,女子也能做。你只管收留这些人,银子不够,我送来给你。”
梅表姐也笑了起来道:“既然王妃要入股,也算我一份,我也送一份银子来,也沾沾王妃的福气去。”
沈玉妙又苦笑了,我现在哪里还有福气,只有晦气罢了。
就是薛夫人也说好,笑道:“也带我一份去,又有去处玩了,又学了经营了。这个好”当下几个人就议定了,约好了明天一起去重新看房子。
然后店里雇人用,余丽娟却是一口咬定了:“先雇可怜的女人们。”这个也没有人反对,就是梅表姐也插了一句:“去年我成亲,在渡口下了船,也看到头插了草标,真是的,要卖的大多都是女孩子,看了哭哭啼啼的让人难过。”
大家都黯然了,然后鼓起了兴致,一起同意要雇也是先雇那些可怜的女人,被卖的女人。
坐了一会儿,回了王府去,朱子才先迎了笑了:“太夫人,老侯爷带了世子赏荷花呢,说王妃回来了就请过去。”
看了王妃答应了往池子那边去了,身后的朱禄拉了朱子才笑道:“朱大叔,有一笔银子王妃要用,我要支了来。”
朱禄刚才在余家院子里,已经听到了王妃象是要用钱。
沈玉妙从树荫下面,慢慢行到池畔,池子里荷叶田田,一座画舫看到了她站在岸边,就往这边过来。
朱睿穿了小小的锦绣衣衫,前发遮眉,后发披肩,正手舞足蹈地看了母亲上了船,从奶妈手里挣开了,一头扑到了母亲怀里。
老侯爷笑道:“这船上凉快,这会儿坐船吃酒,带了世子玩才是乐子。”沈玉妙笑着答应了,抱了朱睿在膝上,与父母亲谈起来了世子第一天回封地在大殿上的情形。
“母亲房里带了,很少出来,可是看了象是一点儿也不怕人,表哥知道了。。。。。。”本来想说表哥知道了,也一定很高兴,才提了起来,就咽了下去。
太夫人接了话笑道:“王爷知道了,也一定是高兴的。”沈玉妙轻轻嗯了一声,这已经是几个月了,表哥一封信也没有来过,表哥象是把自己全然遗忘了一样。
老侯爷与太夫人笑看了,儿子却是有给父母的信来,信里只是感谢了父母带了孙子,照顾了媳妇,却没有一封信是给妙姐儿的。看来儿子的气还没有消。
太夫人又抱回了朱睿来,犹豫了一下,要不要交待妙姐儿主动写一封信去。想想老侯爷学的话,儿子媳妇书房里争吵了,妙姐儿说母子没有立足之地。难怪儿子生气。
想起来了这个,太夫人觉得还是不劝的好,如果一腔怨气写了信去,更是不好了。
就只提起来房里新换的摆设,笑道:“都是精巧的藤器,说是你认识的一个掌柜的卖的,我看了不比京里的差。”
端了酒杯,享受微醉的老侯爷笑道:“当然是这里的好,这里产竹子,京里哪里会有这样的手艺去。等我们回了京里去,要好好带几个走。”
沈玉妙一听就有些慌乱了,忙道:“请父母亲不要回去,睿儿也离不开父母亲。”如果老侯爷太夫人一走,沈玉妙真的觉得自己没有立足之地了。
就这样,天天看了家下人等一口一个“王妃”的恭敬了自己,就不由自主的想了起来,表哥带了新人回来了,这些人还会这样客气吗?
老侯爷与太夫人对看了一眼,都笑道:“眼前并不走。”等到儿子回来,老侯爷虽然挂念孙子,还是与太夫人约了一起游玩去。
两个人闲闲的谈了送来的邸报,沈玉妙这才知道表哥在前面的事情,她用心的听着,脸上不时也有一丝笑容。
一直到朱睿在船上睡着了,才下了船各自回房里。世子仍然是跟了太夫人,沈玉妙回了房里,如音送了一包银子来:“朱禄刚领了来的,说是王妃今天说要用的。”
沈玉妙轻轻讶然了,过了一会儿才道:“以后这样的事情,还是你取了银子给朱禄吧,何必又领去。”
真的不愿意再从这里领钱,想想如音带回来了全部的私房,就是弃妇也一生足够用了。又想了那家店,重新有了笑容,就是弃妇,以后也有了寄托,不会太孤单。
刚才船上听了邸报,下意识的往桌子看了一眼,什么也没有,一封信也没有。可是她想写点什么了,命如音磨了墨,坐下来执了笔,就想给朱宣写信。
不是拉不下这个脸来,只是怕写了表哥未必买帐,他现在一定与新人时时通信了,就是去了信,只怕又要说我字不好。
这样一想,心里酸酸的,那是一个才女,我如何能比得。下笔第一句话就是这样一句:“表哥是个无情人。。。。。。”
写完了以后吹干了,折好了拿在手里。镜台上有一个木制的小小匣子,精致美观,是来的路上太夫人带了下船逛集市时买的。
当时爱它精美,现在就可以放自己的心事了。沈玉妙把要对朱宣说的话一一写了,锁在这个心事匣子里。
一枚黄铜钥匙就挂在她自己胸前衣内。
第四百三十三章,度日
第四百三十三章,度日
夏天的阳光很是猛烈,才只是早上过了一会儿,人行走在太阳底下,一会儿就汗透了衣裳。
一个四十岁左右,穿了一身绸衣的壮年人往衙门口走去,在门口遇到了熟人,忙点头陪笑道:“吴管家,大人在家吗?”
吴管家一双小眼睛眯了看他,道:“钱二,你往这里来作什么。我正要找你呢,说了给我儿子买一个媳妇,你弄了一个丧门星来,进门就哭哭啼啼的,没有两天,就说什么要自己给自己赎身去。”
钱二忙哈腰叫苦道:“我正是为了这件事情来求大人,来找您。这青天白日,居然还出来了母大虫出来。路东那一条最热闹的街上,新开了一家藤器店,雇人都和别的家不一样,只雇女人,还只雇那些在家里过不下去了的女人。
大人是负责了一城的治安,是这一城的父母官,这种事情总要管管吧,现在只要是去哭两声,身上碰了一下,说是在家里挨了打的,在那里就能找到事情做。
你看这事可笑不,男主内女主外,老娘们就应该在家里做饭带孩子,现在都去了那店里学手艺去了,都成了全城一大怪了。”
吴管家听完了道:“我也恍惚听了一句,告诉你吧,你送过来天天哭的那个贱妮子,也是哭着要说自己挣钱给自己赎身,真是笑话。”
钱二立即凑了上来道:“都是那家店惹的祸,这家店要是还留着,这还了得。所以,我特地来见大人。请管家帮我通报一下。”
看了看钱二,吴管家答应了道:“好吧,你随我来。”
他带了钱二进去,让他先站在门外等着,自己走了进去。里面吴大人正坐了在纳凉,难得偷一回闲,见了管家进来,道:“老爷,人牙子钱二要求见老爷。”
吴大人正在看自己手里心爱的紫砂小茶壶,就嗯了一声道:“老爷我最近又不买人,人牙子来作什么?”
吴管家道:“他是来告状的,老爷,就是我昨儿对您说的那一家藤器店,现在都成了城里一大怪了,不仅大户人家逃出来的婢女往那里求庇护去,人牙子钱二也深受其害,他新给林将军府上买的人也是说要去那家店里做活,要自己赎身子。
老爷您想,这不是太可笑了么,女人嫁人生孩子奉事公婆丈夫就行了,怎么会有这样一家店出来。真是有伤风化了。”
吴大人往竹帘外看了一眼院子里站着的钱二,正热得用手巾擦自己头上的汗水。吴大人沉吟了道:“昨儿让人去查了,这家店象是与王妃有些关系。”
去查的人回来说了,王府的人在店门外面候了,偏这个去查的人去过王府请安过,认识朱禄,上前去陪了笑脸问了一句:“是哪位在里面?”
听说是王妃在里面,去的人当然就不敢进去了,立即回来禀报了。这会子听了吴管家又重新提了起来,并且说是城里一大怪了。
吴大人道:“让钱二进来吧。”吴管家出去了,不一会儿把钱二带了进来。
钱二添油加醋的把话又说了一遍,看了吴大人只是不当一回事,哭丧了脸道:“老爷,您要是再不管,城里的人牙子都没了活路了。”
吴大人哼了一声:“她就是能收女人,难道还能把全城的女人都收了去,怎么会全城的人牙子都没有了活路了。再说了你们这些人牙子,就是买卖人,也要那些人的父母亲或是本人同意了,不要只是一味的拐骗。”
钱二连声道:“是,是,可是老爷您想,除了她背后没有撑腰的,不然她收不了全城的女人,至少也让多少家不好过。女人不洗衣煮饭,跑去学那个,店里不能说一个男人没有吧,只怕还有聚众奸情之流。老爷是本城的父母官,您要是不管这样的事情,哪可怎么办?”
这一句话提醒了吴大人了,他抚了抚胡须,道:“说的也有道理。女人不煮饭不洗衣要往外面乱跑,那是她自己不好,是她家里人管教不严。可是聚在了一起,难免会有男女奸情,现在不管,以后惹出了祸事也影响老爷我的官声。”
这样想了,就对钱二道:“你回去吧,有什么事情再来对我说。”看了钱二出去了,才对吴管家道:“去喊几个捕快去查查哪家店,到底与王府里是什么关系?”
吴管家巴不得这一声,飞快的跑去了。不一会儿回来了,回话道:“捕快们都去了。”看了吴大人点头,吴管家笑着上前来换了茶,才躬了身子道:“就是与王妃有些关系,王爷不在家,老爷您也要去劝劝才好。这满城的人都知道,王妃是王爷娇纵了的。王爷不在家,外面的事情也要老爷您帮了掌着些才好,不然也丢了世子的体面,丢了王爷的体面。”
吴大人嗯了一声道:“王妃也的确是年青了一些。”
沈王妃这个时候,正约了人在李英华的酒店里吃饭说笑。梅表姐是第一次来,左右看看,笑道:“这里的摆设也是店里的吧?”怎么看怎么面熟。
余丽娟笑看了道:“可不是店里的,我一回来就看了李掌柜的,第一个主顾就是她了。就是新的藤编样子,也是她说了花样,店里的师傅们再编了出来,送给她看的。”
房间里都是新换的藤器,闻了竹子清香,再看了新的藤器摆设,就是吃饭象是胃口也好一些。
薛夫人在叹气:“没有想到有那么多过不得的人?”没有半个月,店里原本打算雇的三十个人都雇齐了,而且每天还有人来。
这些大姑娘小媳妇们象是每天串门子说新闻一样,有这样的店,可以每天去做活,店里中午管一顿吃的,路远的也管住,可以不用在家里看公婆脸色,挨打骂,就来的人很多。
“昨天我在店里,来的那一个张五姐,才是最可怜的,哭着在店前跪了几天了,说一回去就要被卖到ji院里去,唉,水灵灵的一个人,怎么就舍得卖了她呢。”梅表姐也是一个不谙世事的人。
她小的时候受苦,长大了都记不得了。然后在蒋家管家,俨然一个管家奶奶。
大家都陪了她一直叹了口气,梅表姐接着道:“原本我天天去店里,是想着长天白日的去帮了你们照看一下,没有想
第 91 部分阅读[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